次日早上,天色還未亮起,王齊就睜開雙眼。經過一夜的打坐,王齊感覺渾身舒爽。
爺爺轉頭過來,微笑問道“感覺如何?”
王齊也笑著說道“神清氣爽,爺爺。”
“好,那就該打開門了,外麵已經又不少的百姓等待了。”爺爺說道。
王齊側耳傾聽,並沒有聽到有什麼動靜。
爺爺已經站起來,於是王齊也就跟著站起來,然後搶先打開殿門。看著外麵依舊漆黑的夜色,並不能看到遠處有什麼。
遠處漆黑一片,沒有半點光亮。爺爺跨出殿門,王齊也緊緊跟上。
然後王齊跟隨爺爺到了院子門口,王齊打開觀門,看到外麵竟然或坐或站著十幾個百姓。
王齊大驚,趕緊回頭看著爺爺,爺爺神色平常,但是快走了幾步,到了院子外麵,看著下麵的百姓,口中說道“無上天尊,諸位善居士,天氣寒涼,快快和我進殿內休息,千萬不要坐在這裡,免得寒氣入體,傷了身子。”
看到爺爺出來,最前麵的一個老者馬上站起,然後快步走到爺爺身邊,深深施禮說道“我等在此打擾老神仙,請老神仙恕罪。”
身後的十幾個百姓也遠遠的作揖並齊聲說道“請老神仙恕罪。”
爺爺上前攙扶起這個老者,“快快起來,都快快起來。”
王齊這個時候跟著爺爺也看清楚了眼前的這個老者,對方衣服雖然有些舊了,但是非常乾淨整潔。就連剛才蹲坐的地方也是有一小塊粗布墊著。
王齊還看到對方的手指微微有些變形,而且對方的神態和自己以前見過的夫子幾乎一模一樣。
頓時就判斷,對方應該也是一個夫子。
王齊顧不得多想,趕忙上前攙扶其這個老者,並說道“請夫子入內一敘。”
老者看著王齊讚歎說道“不愧是老神仙的弟子,竟然能看出老朽的身份,不簡單。”
王齊說道“不敢。學生幾月前在縣學讀書,剛剛和爺爺出來不久。所以夫子身上的氣息和以前夫子甚是相同,所以學生鬥膽一猜。”
老夫子頓時疑惑的看著王齊說道“既然讀聖賢書,為何現在……”
突然想到什麼,馬上就再次對爺爺施禮說道“老朽口不擇言,冒犯冒犯。”
爺爺笑著說道“無妨。讀聖賢書亦是為匡扶天下。老道帶著孫兒遊曆天下也是為了幫助眾生。行善積德,殊途同歸。”
“老神仙說的是,是老朽失言,實在抱歉。”老夫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然後接著說“今日冒昧前來,是為了一件事……”
爺爺說道“還請到殿內說,外麵天寒,這麼多的百姓……”
“是是,瞧我這,實在抱歉。”老夫子再次抱歉的說。
然後眾人在王齊的帶領下紛紛進入到觀中殿內。
……
隨後的日子裡,每日王齊和爺爺忙忙碌碌,再也沒有時間走街串巷,每日都早早的出去,很晚回來。
常常都是張家請爺爺作法事,還沒有完畢,李家劉家就在門口排隊等候了。甚至很多時候都顧不得回到落霞觀。
慢慢的,永州城內下層百姓中就流傳,城內來了一老一少兩位道門神仙,善於作法事,手中陣盤厲害無比,而且這兩位神仙還慈悲心腸,對於貧困百姓不但分文不收,而且還會給出不少金錢。
對於富裕一些的人家,也是象征性的多則收取幾百銅錢,少則幾十文,甚至幾文。
一時之間,本來荒蕪的落霞觀頓時就變成了道門勝觀,香火極旺。
本來王齊以為自己一定就要忙死了,哪裡知道,這些日子中,觀內出現了不少的百姓,自願幫忙維持秩序,幫忙修葺道觀,還有一些提著各種米麵瓜果上來,除了給王齊和爺爺二人食用外,還順便布施。
其中幾人甚至直接請示爺爺,看是否能住下,不但早晚可以拜見三清,還能幫助爺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爺爺自然同意,隨後就在這群人中出現了一個帶頭的中年人,名字叫張方。王齊稱呼對方為張叔。
張方身後跟著另外幾個百姓,一起住在了落霞觀兩側的廂房內。幫忙早晚打理落霞觀內各種雜事。
王齊連連感歎。
爺爺也笑著對王齊說道“看到善心的力量了吧。雖然看起來對我們沒有什麼用,但是這種讓人心情寧靜美好的事情,怕是此生你都難以忘記吧。”
王齊狠狠點頭。
爺爺接著說道“不止這些,這種美好的事情,對你的心境增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將來你修煉和渡劫時候心神安定有很大幫助。”
王齊說道“爺爺,孫兒明白了。”
爺爺卻搖頭說道“不,你不完全明白,你更要明白的是,是做善事,才會讓你心境更加安寧,而不是為了心境安寧而去做善事。”
“雖然事情都是這些事情,但是心念不同,那事情的結果就完全不同了。有道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王齊恭敬回答道“爺爺,孫兒記住了。”
爺爺微笑點頭。
如此,忙乎了一月有餘。在這一月中,王齊跟隨爺爺不但見識了下層百姓的淒苦,見識到了更多的無奈。
也見識到了爺爺的各種施展陣盤的手段。
王齊看到爺爺施展的各種陣盤,大小各異,手法各異,光芒各異,威能各異。
讓王齊修道的心更加堅定,成長的心更加迫切。
一日,外麵淫雨霏霏,落霞觀內幫忙做事的幾個人都躲在兩旁的廂房中避雨。
而外麵也沒有著急上山請爺爺作法的百姓,難得有如此閒暇時間。
看著外麵依舊古舊的院子和廂房,王齊心情愉悅。
因為在張叔的幫忙指揮下,眾人合力修葺落霞觀,短短一個月時間,這個小小的落霞觀再次完整,如今隻舊不破。
王齊和爺爺坐在正殿內,手中端著一個茶碗,看著外麵的大雨,嘴裡喝著清茶,說不出的愜意。二人雖然一言不發,但是這種靜謐的感覺,讓王齊感到更是心情寧靜。
但是這個時候爺爺卻突然站了起來,然後緩緩走到殿門前。
王齊能感受到爺爺必然是感受到了什麼。
這麼多年,雖然王齊對爺爺的過往並不了解,但是對爺爺的一些細微動作卻很了解了。於是王齊也跟在爺爺身邊,緩緩停下。
爺爺背負雙手,看著極遠處朗聲說道“何方道友前來,請入內一敘。”
王齊看著遠處,並沒有看到任何異常。有的隻是依舊不疾不徐的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