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俗靈氣稀少,進步艱難。孤身一人離開家的劉遇吉先是來到了離劉家村不遠的寒石鎮。
這個地方他隻兩次經過,第一次是跟著劉父離家尋仙,那時他年歲尚小,沒有什麼記憶。第二次是和父親一起回劉家村,鎮上有個張屠戶,識得父親後便熱情招待了兩人。
這次他再次出發,第一件事是埋葬好父親,第二件事就是拜訪張叔。張叔見他來拜訪,連忙整了一桌好菜,打了二斤黃酒要和他喝。酒桌上,劉遇吉說明了來意。
醉眼朦朧的張屠戶一聽他也要繼續尋仙,神情頓時就冷了下來。
“你爹成了什麼鬼樣子你不知道嗎?尋仙尋仙,就知道尋仙。當初你爹要尋仙我就勸過他,為什麼要放著好生生的日子不過,去尋什麼勞什子仙。這仙,是尋得到的嗎!”
“你家以前,有大幾百畝的上好水田,可是現在呢?要不是尋仙,他就是守著租子過日子,也早該給你娶妻了。本來該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年紀,卻被這尋仙,整了個家、破、人、亡!”
說到這裡,張屠戶的眼睛裡明顯泛起了淚光,然後像個孩子似的趴在桌子上嗚嗚地哭了起來。
劉遇吉卻仿佛什麼也沒聽到看到,木木地坐在那兒,既不喝酒,也不答話。
那張叔哭了一陣子,便喃喃自語地道“你父親於我有恩,縱使當年覺得荒唐,卻也不能強硬阻攔。我勸了他一陣,他不肯聽,隻能作罷。你跟著你爹這麼多年,顛沛流離,回來時衣服都爛成了篩子。你是吃過這尋仙的苦的,你怎麼,怎麼就,害,怎麼就跟你爹一樣傻呢!”
杵在那兒的劉遇吉依舊不說話,等到張屠戶將滿腔的悔恨吐露,才輕輕地答道“我要走了,張叔不必再勸。”
臨走前,張屠戶已經喝得酩酊大醉。劉遇吉深深作了一揖,就要離去。半醉半醒的張叔忽然叫出了自己的女兒。
一名十六七歲的女孩從後院走出,穿著一身青色的衣衫,怯生生地望著自己。誰能想到屠戶亦有柔情,肉鋪的後院海棠翠綠。這大概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紀,她站在海棠樹下,明麗動人。
“侄兒你也十八歲有餘,還去尋什麼仙。我膝下隻有這一個女兒,以後你與她成婚,這肉鋪就交給你了。”
劉遇吉看了看她,她也看著這個“怪人”。她目光躲閃,一副逆來順受的受氣模樣。“卿是世間佳配,怎可托於我這不良人。”
他深吸一口氣,又重重作了一揖,沉默離去。
下一站,他順著河流來到了一個名為徙水的小城。隨父山中徒步多年,方知如今是大寧王朝,天順三十七年。這世間,世俗皇朝才是主流,修仙不過是山野雜家的謠傳謾談。偶爾有幾個方士給皇帝獻上仙藥,也不過是江湖騙子。前幾個皇帝聽信術士,吃了丹藥個個短命,導致朝局動蕩。這位皇帝早年深受其苦,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些術士斬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