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激動,他們看到了船來了,都以為是所有船都回來了。
很快就有眼睛好的人數到了船的數量不對,船越來越靠近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這是一個很小的艦隊。
兩艘秦級在前,後麵跟著拖船,拖船拉著一艘戰列艦,還有九艘輕型巡洋艦。
其中有兩艘也被拖船拉著,其餘七艘是可以勉強開動的,隻是速度慢的可以。
就是因為他們的速度導致了整體的速度下降。
兩艘漢級在港口的碼頭停靠好後,馬上有人登船,迅速有人抬著擔架就出來了。
在碼頭停著的大巴車打開車門,這些門都是從後麵打開,是專門用於拉病人的大型救護車。
這些都是重症才能用,他們不能受涼等情況,所以必須使用這種車輛。
輕傷的或者不是要害部位的,可以坐鋪著厚厚墊子加蓋了外殼的大卡車,密封性沒大巴車好那是肯定的,可也不是大風吹著。
很快就有人將受傷的士兵開始往車上抬,重傷的有九十人,人數還是不少的,這種大巴可以拉四名必須躺著的再加五名坐著的。
很快重傷的人都已經抬上了車,二十輛大巴車迅速出了碼頭,向著北平方向開去。
剩下的傷員迅速被安排上了卡車,270人擠在十輛卡車上迅速向著北平開去,之後是犧牲的士兵,他們被安排在當地火葬場火化後骨灰安排回張家口統一安葬。
記者們不停的拍著照,將這一切都記錄下來,這應該就是此次海戰受傷的士兵了,那些被帶走去火葬場的應該是戰死的人了。
他們看到後都有些不好受,這可是和小日子打仗犧牲的英雄。
帶隊的海軍軍官陳紹傑下了船,來到了碼頭此刻雖然很晚了,但是這裡燈火通明。
記者們還有天津的老百姓們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