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此時大吃一驚,雖已然將事情猜到了幾分,可眼前的絕色女子與那牌坊上寫的“古稀”有太大出入,仍是不敢輕下判論,何況這女子看來隻有雙十年華,怎麼要口稱老身?
於是對那女子道“到底是何原因你要稱自己作‘吳梅氏’?那吳梅氏死時有七十多歲,你最多不過二十,快快細細講來其中緣由,若是誆騙於我,定叫你魂飛魄散。”
那女子聽了李秋的話後猶豫了一會兒,臉上的表情精彩萬分時而微笑,時而憤怒,時而怨恨,時而無奈,時而渴望,時而躲避,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直過了半晌,女子彷佛下定了決心般,衝李秋磕頭哀求道“求道長救我,來世做牛馬必報道長大恩。”
李秋頓時感到事情蹊蹺剛才欲來害我,現在又教我救她,其中難道還有什麼隱情不成?又想道且慢,小心這鬼魂施計誆騙我,待我聽了她的道理再做定奪。當下冷哼道“哦,讓我救你,卻才你還說我不過煉氣一層,留不得你,怎麼轉瞬功夫又教我救你?這見風使舵的本領你倒學了個十成十。”
女子聽了李秋冷言冷語並不著惱,隻是哀求道“道長且聽妾身言明,自會明白妾身苦楚,事情原委,循環因果,如此這般。”
當下細細地對李秋訴說道“妾身確實是吳梅氏無疑。妾身原名梅青青,十六歲嫁入吳府,與吳府大少爺吳學春結為伉儷,婚後我們也可以稱得上琴瑟調和,舉案齊眉。夫君哪裡都好,隻一樣,就愛結交江湖異士,因此府裡經常出入各色人等,我一個婦道人家不好拋頭露麵,因此常躲了不見,倒也過得的安穩無事。”說到這裡時,女子一臉幸福緬懷景色,呆在那裡。
女子愣了一會,回過神見李秋正定定望著她,忙道“妾身失態,道長見笑了。”
李秋微微一笑道“無妨。”
女子這才繼續道“就這樣,我在吳家過了十四個年頭,為吳家生育了一子,本來以為好好的日子卻因為一個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女子臉上閃現出怨毒的神色,表情極為痛苦。
過了一刻鐘時間,女子才慢慢平複心中激蕩,緩緩說道“那一年,我的兒子剛滿十二歲,我與夫君正慶賀兒子生辰,門外來了一個道士,說是要求見吳家少爺,給我的兒子卜一卦問問吉凶。我夫君最喜結交異人,立時答應,忙請那道人進了門來。我因關心兒子吉凶,也沒有回避。那道人進的門來隻是不停看我,非常無禮,給兒子胡亂卜了一卦說道是兒子有不小災禍,需父親到鎮外的道觀裡焚香齋戒三日,他在府裡溝通天地祈福,方才免得了這場禍事。我夫君不疑有他,當日便離了府去了道觀。那道人則擺了香案,燒了符紙,說道要為我兒祈福。”說罷臉上浮現厭惡神色。
“當晚我哄睡兒子後,一個人早早在房裡睡下。三更時分,我隻感到有人在擺弄我身上被子衣衫,睜眼瞧時,竟然是那道人要非禮我,我寧死不從,他見我心誌堅決隻得逃走。我心裡害怕的緊,本來要去尋丈夫歸來。又想到若是被夫君知曉,隻會惡了我倆感情,因此隻得將此事埋在心底。那道人卻第二天就離開了府,再沒回來。”
女子頓了一下,平靜了語調道“三日後,夫君回府。那道人既已離去,我也不想再提此事,隻願與夫君白頭偕老。誰曾想,夫君竟帶回來幾顆紅色的如葡萄粒般大小的藥丸,說是道人贈予他的,吃了強身健體。”此時女子臉上竟然浮現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紅暈,讓人見了喉頭發癢。
“我已認定這畜生不是好人,那藥怕也是來曆不明。奈何夫君信這神仙魔怪之說日久,不聽我勸,堅持服用那藥丸。夫君服了那藥丸後,突然變地龍精虎猛,日日撻伐不已,我見那藥丸除了催情不曾有其他害處,也就放下心來,心道夫君累了時自會厭棄那藥丸。誰知,半年後夫君每日必服那藥丸,且從每日一粒增到每日二粒,又半年後增到三粒,不服用則如病屙之軀,終日無精打采,我再勸夫君停藥夫君動輒打罵於我,再半年,夫君病入膏肓,後悔不已,讓我待他死後改嫁他人,我與他情深日久,早已絕了此念,夫君死後一直未曾改嫁。”說完,已是淚流滿麵,恰如梨花帶雨。
“就在夫君死後不久,一天夜裡我正在靈堂守夜,那畜生道人竟然不知從哪裡進得了門來,竟然又要非禮與我,我寧死不從,最後用燭台刺穿自己的脖子,那道人才再次嚇得逃跑。我本來欲尋死殉情,奈何此時兒子跑進來靈堂,喊了眾人過來,我卻想到,若我再死,那公婆與兒子無人照料,情景淒慘,隻得收拾眼淚,主持家業,直到七十歲時才死。”
女子講到這裡已是噎不能語,李秋聽了也是喟然長歎,卻也知道這故事隻是起了個頭,後麵才是緊要關頭。
果然那女子用絲絹擦了眼淚低頭繼續講到“就在我死後被皇帝欽賜貞節牌坊不久,那畜生竟然又出現在了鎮中。此時我已是鬼魂之體,本欲轉世輪回,誰知那畜生竟然破開了我的棺木,剪了我屍身上的兩根琵琶骨,將我的魂魄拘在這裡不得轉世投胎。”
“凡人死後魂魄若是不在七七四十九之日轉世投胎,便會魂飛魄散,要麼就會變為無思無想的孤魂野鬼,那畜生不知學了什麼妖法,傳了我些,使我保持魂魄不散,又傳我《養魂訣》專門在童女身體丹田內種下陰絲,奪童女青春壽元,為這畜生所用。逼迫我去害人,還道我若是不去照做,就將我吳府老老小小全都變作僵屍傀儡,魂魄都拘在這裡不得轉世投胎。我實在無法,隻好照他所說,在這祠堂裡害人。隻是不敢種陰絲太多,怕傷了童女根本,所以她們也隻是昏睡不醒,身體實無大礙。”
李秋終於明白整個事情的因果,隻是那吳梅氏死時有七十歲,可眼下這女子好好青春年華,這讓人迷惑不已,便問了出來。
女子聽後歎息道“這畜生年輕時貪戀我的姿色,將我的魂魄拘住後,見我老態龍鐘,竟然將我當年刺穿脖子的燭台拿了出來,用上麵的精血做引,使了不知什麼妖法,將我的形貌恢複到三十二歲之時。”
李秋心道想不到世上還有如此法術,返老還童,不過恐怕隻能對魂魄有效,不過三十二歲的年紀就是現在看來還是像二十不到,這女子當真風華絕代,難怪那道人見了她起了賊心。卻忽然想起一事,問那女子道“你叫做吳梅氏,那萬家鎮的吳老太公吳善人與你有何關聯?”
那女子聽了淚水又似決堤般滔滔不絕“他就是我的獨子,吳習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