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見狀,忙倒了一杯茶道“師父喝杯茶吧。”老學究接過喝了,忽然醒悟道“你剛才叫我什麼?”
“師傅呀。嘿嘿,師傅,你剛才可是已經承認了的。”
老學究笑罵道“好小子!也罷,就算是喝了你的拜師茶。你再給我磕三個頭,拜師禮成,就算是我的弟子了。”
李秋倒頭便拜,哪管他三個,三十個,拜起來沒完沒了。
老學究哭笑不得,道“好了,起來吧。今日你既已拜了我做師傅,為師便把衣缽傳與你。你且等著。”
閃身進了屋子。一會兒出來時手裡便多了幾本書和一個袋子。
老學究將東西交予李秋手上,李秋接過看了,一本《青木訣》,一本《道德經》,一本《山海經》。
老學究講解道“這《青木訣》是為師修煉的口訣,《道德經》為了鞏固心境之用,這《山海經》卻是可以開闊你的眼界。記住,這《青木訣》切不可示人,以免引起小人覬覦,惹來殺身之禍。這袋子稱為儲物袋,又稱須彌袋,隻是功效離真正的須彌袋差距何止千萬裡?裡麵可以放很多東西,功用隻有你進入煉氣一層才能知曉。”
李秋心中已卷起滔天巨浪,一個未知的世界正在向他開啟神仙呀,飛天啊,點石成金啊,移山填海啊……
他心中既興奮,又害怕。強自壓下心中波浮,跪下又磕了三個響頭道“師傅大恩,徒兒沒齒不忘。”
老學究一揮手,李秋便覺一隻手輕輕的將自己托起,知曉是師傅的法術,倒也沒有太過驚異,低頭聆聽師傅教誨。
老學究道“我的父親,祖父,身上都沒有靈根,未曾習得此決。倒是我勉強修煉到了煉氣三層,如今我遙感我的大限已到,再入輪回就在眼前。卻怕此訣與我同化為塵土,殊為可惜。你是我自小看著長大的。心性善良機敏,雖頑劣,倒不失本性。
十年前我突破二層進入三層,雖看得不甚清楚,倒也能感應到你身上有靈根,至於是何靈根,資質如何,卻是我修為太低看得不真切了。
本想那時收你為徒,奈何你年紀太小。且生性頑劣,萬一將道法炫耀於外,後果不堪設想。要知道這修真界比起這人間更凶險萬分,稍微大意,便死無葬身之地,就連輪回轉世的機會都沒有了。這就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了。直到最近你空手套白狼,我知你有勇有謀,頗感欣慰。即便傳你道法想必你也不會惹禍。便成就了我們今日的緣分。哈哈哈哈。。。。。。“
李秋聽到師傅這麼說,小臉一紅,慚愧道“原來如此,都怪我少時太過頑劣,竟然讓師傅等了十年。”
老學究道“不然。緣分自是天定。緣分未到,誰也強求不得。或早或遲,都無結果。大道無為,順其自然而已。再說你做了我的學生這麼久,我們的緣分何止這麼簡單。你寧可向我借書回家自修也不肯受我施舍,此不食嗟來之食頗有古人遺風,頗合我意。得弟子如此,我複何求?”
李秋又拜倒“多謝師傅!”
老學究又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條路你能走多遠,且又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我知你與李灼、王鎖、鄭樹德等結為異姓兄弟,同生共死。但你切記,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且不可因為一己之私擾亂他人的前途。有人愛富貴,有人求孝順,有人重名利,有人求長生。各有所求罷了。不必太過苛責他人。大道無情,該舍棄的畢竟要舍棄。出門在外一切小心。記住,“虎狼可惡,人心最毒。”
李秋心道師傅怎麼跟父親說的一樣。這人心竟然如此可怖嗎。
老學究又道“若你歸來之日,我已坐化,將我燒掉,將骨灰埋在村北的大樹下。”
李秋心中大驚,剛要說話“師傅。。。。。。”
老學究道“去吧,莫做小女兒狀。”李秋想再與老師說些話,卻覺一股大力將自己推出茅屋,然後門鎖如金,無奈,李秋隻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