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符經稱修煉的第三個大境界為合道境界,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個境界修者精氣神凝聚於一體,早已超凡入聖,淩駕於天地自然之上,此時的修者在上丹田中結出唯一道果,此境界的三個等階分彆為入虛、洞虛,歸一,入虛期的修者三花聚頂,也被稱為大能,天降祥瑞,顯露無上道果,“三花“即“三華“,為人體精氣神之榮華,所謂“聚頂“就是精氣神混一而聚於玄關一竅凝聚而成唯一真我即元神,成為遁去的“一”,此時的修者一念間破滅星河,毀滅宇宙,道法通玄,無所不能,入虛期的修者壽元極其悠長,可達8000載;洞虛期的修者亦被稱為半聖,元神力較之大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真我不滅即可重塑己身,抬手間即是大道法則之力,一念間可汲取大宇宙之力為己用,壽元達到了驚人的10000載,道身不毀不滅,幾可與世長存;歸一期的修者需經過斬卻修者的善念惡念和執念三屍方可證道成聖,實際上不同的修士斬卻的三屍各不相同,隻不過從廣義上分為善念惡念和執念三屍而已,這一期的修者亦被稱為聖人,塑造與破滅大宇宙隻在一念之間,遠非半聖期的修者可以比擬,已經不死不滅與世長存,其修為不可揣度。
林示頭腦中一下子清晰了起來,自近古後,聖人絕跡,不顯化於世間,在林示從大虎家出來後在小鎮上遇到的三人所說的半聖應非洞虛期的修者,而是年深月久,大家對這些超凡入聖的修者不可知,便以化神境界的大修士為半聖。而回想卜用心所說的近古來誕生的四尊聖人應是洞虛期的半聖,並非歸一期的聖人修者。劍塚中那道劍意雖然絕世無匹,但那人未有道身留下,想來應不是真正的聖人境界。達到洞虛期的修者其真我不滅即可重塑己身,如果那人為真正的半聖,即使死去,道身也應當與世長存才對,而誰有能傷的了他?達到歸一期的修者已經能夠不死不滅與世長存,則劍聖墳塚中的青蓮劍聖應是為入虛期實實在在的大能修者!而非真正的聖人和半聖。
而每一個大境界和小境界判若雲泥,進一步便超脫在上,這是生命層次的躍遷,煉精境界的修者尚在武道領域中,化神期的境界的修者尚在人道領域中,而合道境界的修者已經超脫了人的生命層次,進入了天道領域。想來那李清源、孟中行等人應是在化能期,已可以飛天遁地。而林示目前已吸納天地元氣入體,並在下單田中初步開辟一片屬於他的小世界,此時林示的丹田為氣態的一片鴻蒙世界,卻還未誕生奔騰似海的神力,僅算得上是精純的天地元氣而已,對應陰符經,他的境界應為煉氣期的第三層,在煉氣期這一境界,他的壽元理論上最高可以達到300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