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還是一個坑(2 / 2)

所以後麵的部分主要是對不同材料的處理方式以及如何增強杖芯與杖身的結合程度。

這裡麵對這些材料的處理方式更是讓張瑾都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比起一般的切削挑刮之類的豐富多了,甚至讓張瑾有點華夏十八般武藝、三十六種技法的親切感,那種單單是切菜都能切出十二種不同的方式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而這些材料的處理方式在製作魔藥上也有很大的用處,這可不僅僅是為了炫技的,也是為了儘可能釋放材料中的魔力。

而在有關毛發、肌腱、心弦等適合製作魔杖的一些材料的處理上,奧利凡德的先人們更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張瑾就看到了關於獨角獸尾毛的四十多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最終隻為得到最合適用來做魔杖的方法。

這些個研究不知道耗費了多少的材料以及又耗費了多少個奧利凡德的人生,這都是一些不可多得的經驗呀。

這些經驗讓張瑾覺得學不學魔杖製作都無所謂了,這些經驗就絕對值了,有了這些經驗,不單單是出門冒險更有底氣,而且對魔藥製作、魔藥的改良也有很大幫助,甚至足以使張瑾的魔藥製作水平再上升一個層次。

而且張瑾似乎也沒有付出什麼。

這種沒有付出就能得到豐厚回報的感覺超級爽!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一個月的時間並沒有使張瑾對魔杖的感知有什麼進展,雖然感受過了那些魔杖的情緒,但想要感受更多卻幾乎是不可能的。

張瑾可不像奧利凡德一樣可以觀察小巫師挑選魔杖的過程,而且其他巫師也不可能將魔杖交給自己,尤其自己好像也不怎麼討人喜歡。

所以這些日子以來張瑾能感受的隻有自己的魔杖,而且在對自己的魔杖的感知中,似乎那些波動還在慢慢的改變,跟原來的已經有些不一樣了。

原本的波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