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依依惜彆(2 / 2)

劉雋搖頭,“阿父在哪裡,我便在哪裡,多半是要回鄴城的吧。”

司馬鄴儘管年幼,但自其出生以來,整個大晉便是風雨飄搖,自也比太平年景的孩童早熟些,聞言也知劉琨掌兵,劉雋遲早也會提刀上馬,紅著眼圈道,“那你此去一定要珍重,要記得修書給孤……若是來洛陽朝見,記得來秦王府找孤……”

說完,司馬鄴便禁不住哽咽了起來,劉雋靜靜看他,他自認對司馬鄴冷淡疏離,不論陪著他讀書還是玩樂多有敷衍,想不到他竟對自己如此看重、如此不舍。

也不知他長大之後,是否還能保有孩童的純摯之心?

劉雋實在難以想象他日後變成司馬家那群蟲豸的模樣,也再難對他冷淡下去,便握住他的手,“若要修書,寄予我阿父便是。殿下也務必保重。”

在這世道,什麼造化都是假的,王侯將相、販夫走卒,求的都不過平安二字。

時隔半月,劉琨本以為愛子會如同往常那般追著自己問這問那,卻不想整整三四日,除了最初在城門口迎候,劉雋均是不見蹤影,一問準是在秦王府。

於是聖駕回鑾前一日,劉雋月明星稀時方回府,就見劉琨坐在堂上,滿臉不悅地看他。

“阿父。”劉雋匆忙行禮。

劉琨沒好氣地哼了一聲,劉雋自知理虧,討好地站在他身旁,添茶倒水。

“你少年老成,秦王爛漫天真,倒是未想到你們竟能投緣。”劉琨端起茶盞,麵色也和緩下來。

劉雋歎了聲,“遍地狼煙,遍地均是老成少年,爛漫天真卻顯得難得了。”

劉琨已然習慣時不時從他口中聽到些驚人之語,“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對了,我聽泰真道你想學琴?還想學嵇氏四弄?”

劉雋前世詩文書畫均有涉獵,也下了一手好棋,唯獨琴藝上沒什麼造詣,上次重提嵇康,便想著以此思故國、悼舊人,但對著劉琨自不能如此說,便笑道:“古人雲鳴琴而治,兒聽了嵇中散的故事心向往之,便也想著以琴修身、以琴明誌、以琴抒懷。待回了鄴城,若可以,兒想尋一個好些的樂吏……”

“不必。”劉琨打斷他。

劉雋轉念一想,天下紛亂之時,隻學好文武藝便是,此時還提琴棋書畫,顯然有些不合時宜,剛起身請罪,就聽劉琨道:“論起樂來,雖不如嵇中散之十一,但當今之世,又有幾人能勝過阿父?”

這倒是意外之喜了,劉雋驚喜道:“謝過阿父!”

看著他孺慕目光,為父者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劉琨笑著從袖中取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