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心驚膽戰地坐在原地,囁嚅著解釋不出來。
就在眾人都在等編劇給答案的時候,越遊不輕不重地開始說道:“景陽公主是因為她的心上人陳嘉慶喜歡這個替身,妒由心生,繼而處處針對她。這個解釋,是否合理了一些?”
陳嘉慶公子是宋國宰相的嫡子,文采出眾,頗具盛名。
薑思琢磨了下,然後點頭。算是同意了這個觀點。
“之前就聽說越總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我還不信,現在對這劇本比我還熟悉了,看來我得多看幾遍才行。”導演說完後,對著編劇迅速拍板:“這個‘妒由心生’的劇情,陳編劇你再強化一下細節,以免拍攝時遺漏。”
編劇連忙應是。
後來各個主角都對本身的角色進行討論,各自提出不同意見,很快越討論越激烈,甚至對於一些名場麵,比如暗生情絮的少年少女心思、男主兵臨城下意欲複仇的場景,都做了一些初步演繹表達。
其中問題最少的就是男主霍衝了,整個人物塑造的十分飽滿協調,算是成長線最清晰的角色了。
擔任霍衝角色的是剛拿了最佳男配獎的新人楊少城,他的臨場發揮把少年將軍的意氣風發和果斷淩厲演繹的剛剛好,得到了越遊以及導演一眾認可。
整個劇本圍讀會比預計時間拖延了兩個小時,越遊全程在場,時不時會給出一些既合理又不衝突的見解。
其中設計古代朝代的道具、造型服裝和禮儀指導方麵,越遊給出的建議更精準有效,給道具組美術組解決了疑難雜症。
眾人如解題時突然想到正確解法般豁然開朗,對他的欣賞從美貌轉移到了腦子。
導演也算是見識過大場麵了,對他的建議都不由得豎起大拇指,模板化的恭維換成了真誠的尊敬。
最後,編劇統計了全部的劇本問題,約定修改後的劇本最遲會在開拍前一周提供給到眾藝人。
劇本圍讀會在一片意猶未儘中結束,眾人陸續起身離場。
孟蕎也跟著薑思下樓,直到回到家躺在床上,她才放下心。她一直在擔心,回家途中說不定會被越遊攔截。
第二天,孟蕎借了薑思的舊劇本,花了大半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