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哨:嚴陣以待(2 / 2)

此役看似延津、白馬兩個渡口最為緊要,實則真正的決戰之地是在官渡。</p>

官渡地處鴻溝上遊,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鞏、洛要隘,東下淮泗,為許都北、東之屏障,是袁紹奪取許都的要津和必爭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許都,後勤補給也較袁軍方便。</p>

曹操清楚自己是絕對無法守住延津和白馬,想要抵禦袁軍必須守住官渡一處。</p>

“大軍隨我前往官渡駐紮,務必要在延津、白馬被迫前加固官渡城防。我等將與袁軍在官渡一決死戰。”</p>

眾人緊趕慢趕來到官渡,在曹操和郭嘉的指示下急忙修築官渡的防禦工事。</p>

在兵馬有限的情況下,必須既穩又奇,才可破敵製勝。若是大軍一同謹守一方,遭袁軍所困後便無抽身餘地。</p>

曹操思量了一番,喊來張繡、馬超二人。</p>

“張將軍、孟起,你二人擅長騎兵,守城則非你二人之長。如今我打算給你二人一萬兵馬,你等設法從他處渡河襲取袁紹後方。隻需劫掠襲擾冀州後方即可,若遇到敵軍主力不需死戰。我給你二人兩月糧草,準許你二人在劫掠之地自行分配所得之物。務必要在袁紹後方襲擾劫掠四月之後再趁機殺回。可能做到?”</p>

二人早已躍躍欲試。要是與大軍一同在此守城,麵前還有諸多將領壓著自己一頭,根本沒有建功的機會。如今有此良機,又是二人所長,還有大量的油水,二人高興還來不及。</p>

“末將誓死完成任務!”</p>

“彆死不死的。遇到危險就跑。記住不需你等攻城,隻要襲擾劫掠讓袁紹後方不得安寧即可。”</p>

“末將領命!”</p>

兩人興衝衝地去點上一萬騎兵便離開了。</p>

曹操和郭嘉到官渡各地巡視。想要加固防禦工事,起碼需要一月以上時間。若是袁紹急行軍而下,絕對爭取不到如此多的時間。</p>

“派出去的探子有消息了嗎?”</p>

郭嘉搖了搖頭。</p>

“袁軍主力還未準備渡河,還有一定的時間。”</p>

“讓夏侯淵和徐晃帶兩萬人馬前往武原、陽武駐守。隨時接應樂進、於禁二人。”</p>

郭嘉傳出軍令後,夏侯淵和徐晃各自點齊人馬也前往兩地駐守。</p>

分兵出去五萬有餘,曹操手上還有十萬兵馬正加緊修建官渡的防禦工事。隻要防禦工事建起,即便袁紹兵力再多,不付出慘痛的代價也無法輕易拿下官渡。</p>

做完幾個安排後,曹操仍舊心情欠佳。</p>

“主公,有何憂慮,不妨讓奉孝為你解憂。”</p>

“馬騰所說衣帶詔之事。董承、種輯、吳碩、王子服、吳子蘭等人若是趁此機會作亂,文若能鎮得住嗎?”</p>

“若非大軍外出、許都空虛,提供了絕佳良機。這幾人又怎會暴露起事,主公又如何繼續計劃呢?”</p>

“是啊。”</p>

曹操歎了口氣,這些人他是非殺不可,但是沒有確鑿證據,隻能等他們真正反了再行誅殺,方可絕天下流言。</p>

董承啊董承,可千萬莫讓我失望啊。</p>

與此同時,袁紹也得知曹操調兵而出的消息,欣喜地召開酒宴與眾人同樂。</p>

眾人不知何故。</p>

袁紹大笑道“孟德無知,豈不聞攘外必先安內。如今曹軍主力外調,許都空虛,若是有人在許都起事,孟德必手驚慌班師回朝。我再趁此時揮大軍南下,曹軍不攻自破。”</p>

袁紹說的極有道理,但是眾人並不理解許都還有何人能反。最有可能的也就是劉備、劉表等人從荊州、徐州派兵來攻。</p>

見眾人不解,袁紹滿足地將董承密信傳閱給眾人一閱。</p>

看完信件後眾人紛紛高舉酒杯盛讚袁紹高明。</p>

袁紹大喜之間,一人冷語打破袁紹的美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