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定是這小子使了奸計。常山趙子龍。我袁紹不殺你誓不為人。”</p>
“主公,我願帶兵追擊為文醜報仇。”</p>
主動請戰者正是顏良。</p>
“此時再去追擊,恐怕已來不及。我答應你日後有機會一定讓你手刃此子。”</p>
“謝主公。”</p>
呂布聽罷內心得意得很。</p>
趙雲,就用你做刀,再為我除掉一人。</p>
“看,有人追上來了。”</p>
公孫瓚的親衛們嚴陣以待,遠方的一人一馬逐漸清晰。</p>
是趙雲。</p>
“諸位,我回來了。”</p>
親衛們喜極而泣,想不到趙雲竟能安然無恙。</p>
“子龍,你沒事吧。”</p>
公孫瓚也已醒了過來,但是臉色蒼白,已是燈儘油枯之狀。</p>
“將軍。雲沒事。”</p>
隨後趙雲將自己斬殺文醜一事說出,眾人無不驚訝。</p>
“哎。要是我早派你去對敵,也不至於如此。”</p>
大戰時趙雲多次請纓,公孫瓚都以年歲為由不讓趙雲領兵。在他看來文醜成名已久,而趙雲還無實戰戰績,並不放心讓趙雲出戰。</p>
“將軍,我們先往遼東趕路。袁紹也許還會派人來追擊,不宜久留。”</p>
“不必了。”</p>
公孫瓚堅持到趙雲回來這一刻,已放下了最後的牽掛。一口吊命之氣也就此放鬆。</p>
趙雲立刻發現公孫瓚情況不妙,急忙呼喊。</p>
“子龍。這班兄弟就交給你了。自從戰敗後我便氣急攻心,早已時日無多,隻是不甘心,才苟存至此。你能殺得文醜,我也有臉麵去見幽州手足了。子龍,去尋一個好前程吧。”</p>
交代完後,公孫瓚兩眼一合,與世長辭。</p>
趙雲和親衛在悲痛下為公孫瓚安葬立碑。</p>
眼下幾百人與自己該去何方成了新的問題。</p>
“兄弟們,我打算去徐州投靠玄德公。各位可願跟我前往。”</p>
“趙兄,兄弟們都聽你的。你有什麼打算我們都跟隨。”</p>
“好,那便隨我去投靠玄德公。此行我們要穿越幽州、冀州、兗州才能到達徐州。路上或將遇到袁紹追擊。所以,我打算將各位打散,偽裝成流民走不同方向趕往徐州下邳。各位原地解散,三到五人一組從各個方向出發。我在下邳靜候諸位,務必保重。”</p>
“趙兄保重。”</p>
眾人解散後將刀兵盔甲都丟棄,免得士兵身份令人起疑。</p>
不料趙雲騎上白馬,全副武裝便先行離開。</p>
“不好。”</p>
白馬實在是太明顯了,袁紹的人一看便知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何況趙雲剛殺了文醜,如此顯眼一定會被袁紹發現。</p>
這是為了吸引袁紹的注意力,給這班兄弟渾水摸魚的機會。</p>
“必須去攔住趙兄啊。”</p>
“不可。且不說你我根本追不上趙兄,更彆說趙兄的堅持你我根本無法改變。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相信趙兄,並且儘所有可能前往下邳。我相信,趙兄一定會安然無恙在下邳等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