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寶有些無奈,整這一出,結果就這事兒啊?還以為是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呢。
“就是,天下都是殿下打下來的,這大唐本就是殿下的,太子有何德行?就算把皇位給他,他能守得住這萬裡江山嗎?差點忘了,太子還在敵軍那裡當俘虜。”
尉遲敬德也是快人快語,直截了當地說道。
秦王府其餘人也是紛紛出聲附和道,要知道,對於他們來說,李世民當皇帝,他們就是從龍元勳,地位和秦王府幕僚天差地彆。
倒是剛剛跟隨李世民進去的五人神色不變,畢竟先前死神鐮刀拿出的那個計劃,成功實施前提就是,大唐皇帝必須是李世民,李淵年紀太大猶豫不決會誤了大事,太子並無軍事能力,又急功近利,未必能按照計劃穩步推進,隻有李世民,既有守成之君的穩重,又有開拓之君的雄心,更關鍵的是,他的能力配得上他的野心。
所以剛剛在內堂的時候,五人就已經勸說李世民爭儲,必須把皇位掌控在自己手裡,才能夠按照計劃行事,才能夠滅掉突厥,解除北方的邊患,使得長安以北的百姓再也不用擔心被突厥人劫掠。
哪怕是為了黎民百姓,李世民也必須當這個皇帝,至於是不是嫡長子繼承,這根本不重要,老百姓不會在乎那麼多,隻要能讓老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那就是好皇帝。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儘心章》
“我等願效犬馬之勞!”
最終,秦王府僚屬們紛紛跪拜,真摯而又堅定地說道。
“諸位請起!”
李世民連忙扶起眾人,隨後就兵圍晉陽,進擊石嶺的計劃再度做了謀劃,以及爭儲事宜。
其實就算他不做謀劃,如今朝堂上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孰強孰弱,太子雖是嫡長子,然而既無政績,也無軍功,平庸至極,不管是前朝老臣還是新晉勳貴,都將目光放在了軍功矚目的秦王身上,他們也想成為從龍功臣,人心早就倒向了秦王。
目前唯一支持太子的,或許隻有裴寂,作為李淵的好友,裴寂很明白自己的老友在想什麼,他更明白,自己的才能是配不上司空這個職位的,一旦秦王上台,自己將不會再有這種位極人臣的待遇。還有就是,李淵借劉文靜謀反打壓李世民之事,裴寂雖不是主謀,但也是推波助瀾之人,難保李世民不會記恨。
長春宮內,早已經返回的李淵站在安樂殿上,孤獨得眺望著遠方,那是他大兒子被囚禁的方向,晉陽。
“陛下,夜深了。”
裴寂緩步而來,手中拿著一件披風。
“唉,裴監,你說,朕究竟該如何自取呢?”
李淵長歎一口氣,就在不久前,有人將一封信送到了裴寂府上,裴寂轉交給了李淵,信的大意就是,放回李建成,換取李世民退兵,等到明年春雨過後,再行兵戈,如果不然,就斬下李建成的首級,懸於晉陽城門。
退兵保子還是繼續進兵?李淵實在是難以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