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遷墳(2 / 2)

“了不起,九叔。”

任老爺臉上隱隱露出自豪,豎起大拇指稱讚道。

這等秘事,他可不會與人分說,九叔一眼堪破,果然名不虛傳,幸好提前抹去了痕跡。

阿威穿著棕色西裝,雙手插兜,站在任老板身側,聽著九叔侃侃而談。

他剛從國外回來,在這列強林立的時代,留洋學生可是塊金子。

樓家對阿威寄予厚望,由家中長輩舉薦做了鎮子的保衛隊隊長。

在西洋講究科學,這種老掉牙的騙人把戲, 他一向是不信的。

直到月前,孟非村的表弟表妹死於非命,阿威將信將疑許久,在家裡拜起了上帝。

即便是任家鎮德高望重的九叔,阿威依然懷疑是不是騙子。

清朝都是愚昧的,封建殘留的人也是愚昧的。

一群苦力工拿著長木杆,恭敬的來到九叔麵前,詢問道:“九叔,已經祭拜過了,可以動土嗎?”

“可以了。”

墓地兩側搭建木架和齒輪,苦力工掄起鋤頭,使起鐵鍬,推翻了墓碑。

許仙打量著墓地,左右瞧著不對勁。

碑一通,圍牆六十丈,守塚人四戶,這是清朝鎮國公的墓葬規格。

民國是1912年1月1日建立,清朝是1912年2月12日簽退位詔,大清徹底滅亡,流串的皇族改為清政府,自欺欺人。

而今是民國十一年,任老太爺死了有20年,就是說任家在祺祥二十八年便以鎮國公的規格下葬了任老太爺。

祺祥二十八年大清還沒有亡,任老太爺一身白衣,隻是一庶民。

風水寶地是福蔭子孫,但是德不配位就有家破人亡的風險。

曆朝曆代,墓葬的規格是有極其嚴格的製度,如殷周時期“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樹不封”。

漢朝王莽就曾以“塚高與元帝山齊”的罪責重埋了太皇太後與太後。

任家百年家族史,從未有族人當過官。

任家逾製了。

換句話說——野心勃勃!

九叔的藏書中有提到過,許仙有幸讀過。

沒有手機,修煉之餘讀書就成了樂趣。

看那任老爺的慈善笑臉,許仙隻覺得千鶴道長說的對。

又聽任老爺說:“這塊地本來是風水先生的,先父知道是個好穴就用錢把它買下來了。”

“隻是利誘,有沒有威逼呢?”

任老爺訕笑,不敢直視九叔的審視。

“洋灰蓋在蜻蜓點水穴上,我看一定是威逼。”

九叔緊鎖著眉頭,對於同道的遭遇深有感觸,沒好氣的說道:“棺材頭碰不到水,怎麼叫蜻蜓點水呢。他還算有良心,叫你二十年後起棺遷葬,害你半輩子不害你一輩子,害你一代不害你十八代。”

任老爺一副惶恐的樣子,也不知有幾分真,幾分假。

“看見了。”

一聲大喊吸引了所有的目光,苦力工抬來木架,把繩索捆在棺材上,掛上鐵鉤合力拉了出來。

九叔對跟隨任老爺上山的眾人說道:“各位,今天是任公威勇重見天日,凡年齡三十六、二十二、三十五、四十八,屬雞、屬牛者,一律轉身回避。”

“回避完畢,大家整理衣冠。”

“開棺。”

苦力工將要打開棺材蓋,就聽:“哇——哇——”

林間三兩隻烏鴉嘶啞的叫著,在空中盤旋,不肯離去。

麻雀受到了驚嚇,在枝頭振翅遠飛。

棺材中躺著一位中年人,亡而未腐,陰氣在棺中久久不散。

許仙蹲下抓了一把泥土揉散開,去除表層的土壤,是覆蓋棺材灰白色的洋灰。

內層是暗紅色的土,仔細聞有股燒焦的味道。

見到任老太爺的真容,任老爺匍匐在地,哭喊道:“爹——”

一身素衣的任婷婷梨花帶雨,跪在地上怯怯喊道:“爺爺~”

“驚動了你老人家,孩兒真是不孝。”

哭上一兩聲,任老爺起身追問道:“九叔,這墓穴還能用嗎?”

“蜻蜓點水,一點再點,肯定不會再點同一個位置。”

徒弟的仔細,九叔儘收眼底,龍庭被毀,土木變成灰燼,寶穴變凶地,是個絕佳的煉屍地。

九叔麵帶憂慮,沉重道:“這個穴沒用了,我提議就地火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