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獻俘(1 / 2)

李靖率領的大軍剛抵達長安城外,便發現李世民已提前安排的人手,那人手持聖旨在此等候。聖旨的指示清晰明了:大軍需在城外駐紮一宿,為明日獻俘的相關事宜做好準備。

東突厥一直是困擾大唐的嚴重隱患,渭水之盟更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難拔之刺。如今這根刺已拔除,此次大勝讓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歡欣鼓舞之中。李世民決定舉辦一場盛大的慶典來慶祝這一勝利,並計劃讓頡利在慶典上跳舞,以此彰顯大唐的國威,震懾周邊小國。

大軍在城外休整了一夜後,次日清晨便啟程向長安進發。參與獻俘的並非全體人員,而是由李靖帶領的有功將領和一萬多名士兵,他們押送著俘虜進入長安城。至於其餘士兵,則被安排在周邊的大營中,等待李世民的賞賜,隨後返回原駐地。

當李靖率領的大軍緩緩進入長安城時,整個長安城都為之沸騰。街上的百姓們紛紛湧向街頭,歡呼聲、跳躍聲此起彼伏,有人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畢竟,東突厥對大唐百姓的侵擾已經持續了數年,每次邊境的衝突都讓他們憂心忡忡。如今,大唐的軍隊在李靖的指揮下終於徹底消除了這一心腹大患,這無疑是一場空前的勝利。

在獻俘儀式上,李世民親臨現場,目光如炬。他站在巍峨的城樓上,俯瞰著下方的士兵和俘虜。頡利被押送到城樓前,麵色灰敗,昔日的囂張氣焰蕩然無存。李世民冷冷地注視著他,隨後高聲宣告:“今日,我大唐軍隊在李靖將軍的帶領下,終於將東突厥一網打儘。這是我大唐的榮耀,是朕的榮耀,更是大唐百姓的榮耀!”

隨著李世民的話語落下,周圍的士兵和百姓們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歡呼聲。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旗幟,高喊“大唐萬歲”的口號。在這一刻,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唐的強盛與繁榮。

獻俘儀式圓滿結束後,李世民為慶祝這一重大勝利,下令在城中舉辦盛大的慶典。李靖及有功將領們被特邀至皇宮,與李世民共襄盛舉。酒宴之上,李世民頻頻舉杯,向這些英勇將士表達深深的感激之情。他感慨道:“若非諸位將士的浴血奮戰,焉有我大唐今日之繁榮?你們乃是大唐的國之棟梁,朕的驕傲!”

慶典達到高潮之際,李世民突然提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提議——讓頡利在眾目睽睽之下獻舞。此言一出,四座嘩然。畢竟,讓一國之君在慶典上跳舞,這無疑是極大的羞辱。

然而,李世民卻堅持己見。他沉聲道:“頡利曾身為東突厥首領,屢次率部侵犯我大唐邊境。如今,他已成為我大唐的階下囚。朕命他在此跳舞,正是要展現我大唐的國威與尊嚴!”

聽聞此言,頡利麵色慘白,心知已無處可逃。在眾人的矚目下,他緩緩起身,開始跳舞。他的舞姿雖笨拙僵硬,卻引來在場臣子的哄笑,仿佛在嘲笑他的曾經的狂妄和今日的狼狽。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禁暢快淋漓,仿佛出了一口惡氣。

隨著頡利的舞蹈落下帷幕,慶典也達到了高潮。李世民站起身,聲音洪亮地宣布:“今日,我們共同慶祝這場前所未有的勝利。然而,朕要告訴你們,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大唐的軍隊將繼續征戰四方,將我們的疆土擴展到更遠的地方!”

在場的人們無不被李世民的話所感染。他們紛紛站起身,高舉著手中的酒杯,齊聲高呼“大唐萬歲”。

秦懷玉一早被程處默拉來看獻俘,也親眼目睹了頡利的舞蹈,不禁感慨這一舉動極具李世民的特色。他心中暗自讚歎,這位帝王真是能屈能伸,渭水之盟時忍辱負重,又能以雷霆萬鈞之勢平定突厥,如今更在慶典上讓頡利跳舞,展示大唐的威嚴。這樣的手腕,讓秦懷玉對李世民更加敬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