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玉賢侄,你說得確實在理。”李世民緩緩開口,身為儲君,才華、本心固然重要,但智慧和胸懷更是不可或缺。我對於太子承乾是否具備這些品質,確實有些擔憂。
秦懷玉聽後,嘴角微揚,回應道:“陛下,智慧和胸懷非一蹴而就,需要時間和經曆的磨礪。隻要給予太子承乾足夠的機會,讓他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我相信他必將具備您所期望的智慧和胸懷。”
李世民聽後,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他明白,秦懷玉所言極是。每個人都需要成長的過程,尤其是儲君,更需具備智慧和胸懷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很好!”李世民稱讚道,“懷玉賢侄,你的建議我會慎重考慮。我會給予太子承乾更多的實踐機會,並加強對他的教育和引導,幫助他更好地成長。”
秦懷玉聽後,心中倍感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建議得到了重視,隻要太子承乾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機會,未來必能成為一位傑出的儲君,為大唐的繁榮昌盛奠定堅實基礎。
此時,李世民忽然提議道:“懷玉賢侄,你有沒有興趣在東宮輔佐承乾呢?你的見識和才學,定能對他有所裨益。”
秦懷玉聞言,心中一驚。雖然感到榮幸,但他也深知自己現在不能踏入這皇子之間的鬥爭。於是,他恭敬地回答道:“謝過陛下厚愛,但小侄年幼且學識尚淺,恐難勝任此重任。恐惹人非議,對太子殿下亦非好事。”
李世民見狀,微笑著寬慰道:“無妨,既然你現在有所顧慮,此事便不再提及。日後若有意願,再議不遲。”
秦懷玉感激地行禮道:“陛下聖明,小侄感激不儘。”
經過今晚與秦懷玉的深入交談,李世民更加堅定了將女兒許配給秦懷玉的決心。此等人才,必將成為朕的乘龍快婿。否則,房玄齡那群老狐狸定會伺機而動。我深信,待高明成為你皇兄,你定不會吝嗇你的才智與助力。想到此處,李世民臉上的笑容愈發燦
爛。
程咬金見李世民與秦懷玉的談話告一段落,便立刻端著酒碗走上前來,向李世民敬酒:“陛下,俺老程敬您一碗!”
“好!”李世民回應道,“知節,咱們也確實好久沒像這樣痛快地喝過酒了。”他端起碗,一飲而儘,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凝視著程咬金,眼中充滿了欣賞與信任。
“知節,”李世民感慨地說,“你還記得咱們當年在太原的那段時光嗎?你我二人在亂軍中並肩作戰,共同闖過生死關,那些情景至今仍然曆曆在目。”程咬金也陷入了回憶之中,眼中閃爍著光芒。
“是啊,陛下。”程咬金回應道,“那時的日子雖然艱苦,但咱們的心卻貼得最近。俺老程隻知道跟著您衝鋒陷陣,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如今回想起來,那段日子確實令人懷念。”
秦懷玉在一旁聽著,心中也泛起漣漪。他想起了自己跟隨父親秦瓊南征北戰的日子,雖然也經曆過生死考驗,但與李世民和程咬金在太原的經曆相比,確實是小巫見大巫。
此時,長孫無忌插話道:“陛下,知節,如今大唐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咱們也確實應該好好享受這太平盛世。”
李世民點頭讚同:“輔機說得沒錯。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戰火紛飛的國家了。這一切都離不開你們這些賢臣良將的鞠躬儘瘁,是你們的英勇奮戰才換來了今天的繁榮與穩定。”
程咬金也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俺老程雖然是個粗人,但也明白這大唐的江山是陛下帶領我們打下來的。沒有陛下就沒有今天的大唐。”三人隨即舉杯共飲,慶祝這難得的歡聚時光。儘管他們曾在戰場上浴血奮戰,但此刻的和平共飲也是一種彆樣的幸福。
房玄齡等人看到這一幕,也紛紛舉杯加入,一群人歡聚一堂,直到深夜才漸漸散去。李世民在侍衛的陪同下返回了皇宮,而程咬金、房玄齡等人早已醉倒在地。最後,秦懷玉和程處默帶著仆從將各位大人安頓在客房中休息,自己也暈暈乎乎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