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懷玉聽完長孫衝的詩後也不禁感歎,長孫衝確實有才華,可惜遇到了他這個變數。九年義務教育、唐詩宋詞元曲,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這時仙兒出聲打斷了眾人的喧鬨:“大家靜一靜,既然沒有人願意再試,那麼這場詩會的第一就屬於長孫……”
“等一下!”程處默突然出聲打斷了仙兒的話,“你這小娘子急什麼?我懷玉兄弟還沒作詩呢!”他看著秦懷玉說:“懷玉兄弟,上吧!我們相信你一定能把長孫小狐狸壓在腳下!”聽到這裡,秦懷玉也往前走了兩步,準備吟出自己的詩作。
秦懷玉看長孫衝,語氣中帶著敬意與惋惜:“長孫兄,你的才情舉世無雙,但今夜的詩會桂冠,恐怕無法戴在你頭上。”
隨後高聲吟出自己的詩來。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渭水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陰山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突厥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此時的長孫衝也默然接受了秦懷玉剛才的那番話語,他拿起桌上的酒壺,一飲而儘,仿
佛要將那三分醉意儘數咽下。
秦懷玉高聲吟詠的《滿江紅》,聲音激昂,情感飽滿。隨著最後一個字落下,全場陷入一片寂靜。這首詞不僅是一代勇將的壯誌豪情,更是千百年來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秦懷玉的詞引發了長孫衝的深思。他曾以為詩詞是平步青雲的階梯,但在這一刻,他意識到自己的局限。
讀書,應當是為了充實靈魂,激發誌氣,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而非僅僅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掌聲如潮水般湧來,經久不息。
在這掌聲中,長孫衝恢複了些許神采。他向秦懷玉拱手致意:“懷玉兄,你的誌向高遠,令我深感佩服。天色已晚,告辭。”他的聲音帶著一絲堅定,也帶著一絲迷茫。
李承乾也向秦懷玉表達了自己的敬佩之情,並表示改日必定登門拜訪。秦懷玉則謙遜回應。寒暄之後便禮貌地告辭了。
隨後,李承乾離開後,仙兒的丫鬟前來邀請秦懷玉。
她帶領秦懷玉來到仙兒的房間,房間內除了那張寬敞的大床、高大的楠木衣櫃和古箏之外,便隻有那張華麗的梳妝台了。
正當秦懷玉沉浸於這房間的獨特氛圍時,他察覺到仙兒的存在。仙兒坐在梳妝台前,那纖瘦的身姿和完美的身形令秦懷玉瞬間失神。
仙兒調侃道:“秦公子,你打算用眼神吃了我嗎?”秦懷玉立刻回神,麵不改色地回應:“仙兒姑娘,我失態了。我想整個長安城裡,沒人能經受住這樣的誘惑。”
仙兒對秦懷玉的回答感到驚訝,一時間無言以對。
兩人間的氣氛變得微妙而緊張。
最終,還是仙兒打破了沉默:“既然公子如此有才華,能否為我作一首詩或者詞?若能讓小女子滿意,今夜便是咱們的洞房花燭之夜。”
秦懷玉心中感歎這個時代的姑娘太好騙了,一首詩就能許下終身。但他還是認真地思考了一番,然後吟出了一首詩:“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仙兒聽到這首詩,深情地看著秦懷玉:“公子,仙兒配不上這首詩。”
秦懷玉微笑回應:“沒有什麼配不上的,這首詩就是寫給你的。”此刻,兩人的心緊緊相連,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們兩人。
在貞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的夜晚,秦懷玉揮毫潑墨,筆走龍蛇,將滿腔的情感傾瀉在紙上。他寫下的是對仙兒的深情厚意,以及那份難以言表的承諾。他小心翼翼地將這張紙折好,然後放在一個精致的盒子裡。
看到秦懷玉的舉動,仙兒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感動。她輕輕走到秦懷玉的身邊,撲進他的懷中,帶著羞澀的語氣說:“望公子憐惜仙兒。”她的聲音如同一縷春風,溫柔地拂過秦懷玉的心頭。
夜幕降臨,兩人相擁而眠。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的身上,為他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在這個溫馨的夜晚,他們彼此傾訴著心聲,分享著彼此的故事。他們的笑聲和話語在夜空中回蕩,仿佛是一首美妙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