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李子軒這裡事情就簡單的多了,大家夥出來工作不都是為了工資嘛,本來華士萊的工資就已經足夠高了。
在這個魔都人均月工資才180華元左右的時候,華士萊開出的工資就已經達到了200華元一個月。
如今再加上頭一個星期,每天的20華元補貼,這工資都要上天了,工作一個月就抵得上其他人工作兩個月了。
為什麼給那麼高的補貼呢?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的,不過李子軒還是這樣做了,對於他們來說,每天一個人二十華元,也就是相當於每天需要多支付三千多華元的工資,相對於每日十多萬華元淨利潤的華士萊來說,其實也就是九牛一毛,不過對於員工來說,一周七天下來,也差不多相當於多拿了一個月工資了。
用這點錢來給疲累的員工打氣,其實還是非常劃算的。
當然了,也有人會說為什麼不給多一點呢?
這是90年代,在這個年代二十塊錢已經很多了,而且如今員工才剛剛加入公司,對於公司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歸屬感,在這個時候隨意給太多的話,反而不是什麼好事,至於說為什麼,嘿嘿,懂得都懂。
就算是李子軒準備給大家夥更多的獎金,那也不會是現在,起碼也是年終的時候,半年的時間,員工們多少都會對公司有一些歸屬感了。
現在就給太多了,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嘛。
言歸正傳,第二天一早張雨霞就走了,去一旁的菜市場趕外公漁場的運輸車。
距離開學還有五天時間,今天回去接李雅琪,明天才能回到魔都,四天時間,一家人需要安頓下來,還需要去學校辦理入學,時間可是很緊張的。
雖說華士萊的投資,張雨霞拿出了家裡所有的積蓄,不過最後那幾天李氏小炒營業收入也分到了不少,堅持到華士萊分紅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在這個年代的幾千華元,已經是很有錢的了。
另外一邊,大伯重新找到了一處適合做員工宿舍的地方,雖說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員工宿舍,不過好歹也有一百多號員工了,這些員工福利還是需要配上的。
所有人員工基本上都搬去一個宿舍之後,加工廠這邊的二三樓也重新做了規劃。
二樓是折價在華士萊的投資裡麵的,如今也是宿舍,不過卻是高級員工宿舍。
四間房子,李國平是暫時準備留給店長的,三樓呢,就是李國平以及張雨霞兩家人的住所。
李國平夫妻兩個一間,文武兩兄弟一間,張雨霞一間,李子軒和李雅琪一間,正好四間房。
接下來的這四天時間裡,大家夥又開始忙碌了起來,姑父萬姚也來了消息,和文武兄弟在一所小學,不過可惜的是李子文如今十二歲,上初中去了。
不過三人在一個學校裡,多少也有個照應不是。
九月一日正式開學,作為一個轉校生,李子軒做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然後就被老師貼心的安排在了第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