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不放心,不想讓她去,但薑榆鐵了心要去,給大暑找私塾迫在眉睫,她自己也要看看做個什麼營生,能賺點銀子。
畢竟她要過舒坦日子,沒有錢那就是妄想。
......
“阿榆,你要非得去,就叫上大年或者阿梧陪你,你一個人去那麼遠的地方,娘實在是不放心。”
“娘,沒事的,我都多大個人了,還要他們兩個孩子陪,再說了,去縣城不比鎮上,處處都要花錢。”
郭氏沒辦法。隻能同意。
看大年心事重重的樣子,薑榆勸道,“大年,你要是不放心巧雲,明天就去小濟村看看。”
大年搖頭,“我不去,她在娘家住夠了,自然就回來。”
薑榆和郭氏,“額......這小子!”
洗漱完躺在床上,薑榆盤算著手裡剩餘的錢,給李斯要的補償金二百兩,鴻福酒樓訛來的十兩,再加上原有的六兩多,去除給李青娘的三十兩,加上辦戶籍和昨天花去的,一共還剩下一百八十三兩和三百個銅板。
......
一夜好夢,薑榆天還沒亮就起來了,沒想到郭氏起的更早,已經在灶房做好了早飯,還烙了兩張大餅,讓她帶上。
看到這個瘦弱的老太太,薑榆有些想自己的媽媽了,她莫名其妙的穿來這裡,自己在現代是不是已經死了!
老媽聽到這個噩耗會不會承受不住......
“娘,您辛苦了,放心吧,下晌我就回來了......”
小路上有很多雜草,薑榆走的小心翼翼,就怕弄濕這唯一的一雙好鞋。
去縣城要先走上一段時間,再去官道上坐牛車。
過程她都知道,可原主上一次去縣城,還是沒成親的時候,這都過去多少年了。
因此薑榆這次出去,費了不少周折,等到了漢口縣縣城門口的時候,已經是辰時。
下了牛車,薑榆在門口排隊,等著交銅板進城。
漢口縣縣城自然要比清平鎮繁華,雜耍小販到處可見,她心裡有事,也沒時間閒逛,想著先把縣城的私塾情況打聽清楚再說。
經過多方打聽,薑榆得知,縣城一共有兩處私塾,都是秀才老爺辦的,西城那家,是一位年齡大概四十歲上下的蘇秀才所辦,城南還有一家,是一位年齡更大些的王老秀才所辦,兩邊的束修差不多。
薑榆現在離城南比較近,她決定去城南王老秀才那看看,問問有沒有什麼入學條件。
這方麵的常識,原主的記憶裡是一點也沒有。
她壓根就沒打算讓大暑去讀書。
這三個孩子說起來,也就大暑最可憐,還不懂事的時候,就被送去了外婆家,到現在一個字也不認識,還不如兩個大的,多少還能認幾個字。
一路打聽,來到王秀才辦的私塾,薑榆整理裝發後叩響了大門,木門打開,出來的是一小廝模樣的半大孩子,“請問夫人您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