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滿目深情地摩挲著手裡的洪武步槍,抬起頭,開口道:“這外觀造型,確實無可挑剔。”
這話還用他說嗎,這個時候大明的火銃和這個一比,那簡直就是燒火棍,根本不能叫做槍。
“就是不知道威力如何?”徐達跟著開口問道。
威力?
楊憲笑了,無論從哪個方麵上看,燧發槍都是碾壓火門槍的存在。
“那我給兩位演示演示?”
楊憲說著也拿起一杆洪武步槍開始裝填,先是將引藥倒入引藥鍋中,合上引藥鍋蓋。然後依次裝入火藥、通條壓實,塞入布片,接著放入彈丸、再次壓實。
“準備好了,兩位稍微往旁邊退一退。”做完上述步驟的楊憲開口道。
“這就準備好了?楊大人,火呢?”朱棣疑惑道。
要知道朱棣雖然貴為皇子,可卻是實打實的槍械達人,能夠熟練使用火銃。
楊憲方才的準備動作,怎麼快了這麼多。
明顯少了幾個步驟。
要知道火銃在裝填彈藥完畢後,必須得在火門眼上插上引信,而且身後還得專門安排一個士兵準備好點火用工具,用以專門點燃引信。
因此之前才會被楊憲嘲諷,火銃得有兩雙眼四隻手才能玩得轉。
後來發展演變的火繩槍倒是解決了這一問題。
火繩一般提前經過硝酸鉀溶液浸泡,每小時燃燒約10厘米,臨戰之前就預先點燃,裝入火繩後,火繩便能夠起到點火的作用。
這樣一來,就能夠做到一人完成整個裝彈射擊的全部過程。
楊憲則是直接跳過了火繩槍的階段,直接將大明火器帶到燧發槍的領域。
由於火繩槍在發射時,爆炸的氣體會將火繩衝飛,因此每開一槍,都必須重新點燃、固定。
因此比起火繩槍,燧發槍能夠減少,點燃火繩、固定火繩的步驟,每一槍大概能夠節省五分之一的時間。
更不用說與火門槍的火銃比了。
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也毫不誇張。
楊憲轉頭看著朱棣,開口笑道:“我研製出來的洪武步槍,用不著人專門點火。”
“不點火,如何引燃槍管裡頭的火藥,子彈如何發射?”一旁的徐達也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