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現在燒出來的玻璃怎麼樣了?”楊憲笑著開口問道。
那邊金師傅看到楊憲,立馬放下手頭上的工作,趕了過來,臉上滿是興奮道:“大人,你講的方法真的有用!我這就帶伱去看看,這幾天的成果。”
說著金師傅便是帶著楊憲來到玻璃成品區,隻見一個木架子上麵,並排放著七列顏色各異的玻璃,每一列都有數片玻璃,從上往下,最上邊的黃綠等雜色最濃,越往下雜色就越淡。
楊憲看到這,臉上露出了笑容,點了點頭道:“這幾步還是很明顯的嗎,這才沒幾天。”
最讓楊憲感到開心的還不是這個,而是木架上,每一列玻璃都代表著一個產區,而每玻璃旁邊也都放了一個木牌,木牌上清楚的寫明了除鐵的時長、燒製的時長等等各項數據。
而這也是楊憲這些日子,一直嘗試著教會他們的科學實驗方法。
揚州大發展到今天,之前所有發明,都是通過係統,一蹴而就的,無論是瀝青路還是水泥,而眼前的玻璃是第一次從無到有,慢慢通過科學實驗得出的。
楊憲這是在有意識的培養這方麵的人才,為後期發展提前做好戰略準備。
“老金啊,做的很好。”楊憲拿起其中一塊木牌看了一眼,開口道。
“嘿嘿,都是大人教導的好。”金師傅摸了摸自己的腦袋,開口笑道。
這些日子跟在楊憲身旁,他學了很多以前從未聽過的知識以及方法,他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自己還跟在父親身邊做學徒的日子。
楊憲放下手中的木牌,視線開始從眼前的玻璃片身上一片一片掃過。
金師傅在一旁開口介紹道:“經過實驗,目前來說,鳳陽府的白色石英砂品質最高,燒製出來的效果也更好。”
楊憲看了一眼,木牌石英砂產區標注為鳳陽府的玻璃片,這片玻璃片的透光度,果然要比周圍其他玻璃片都要好的多,這種區彆肉眼可見。
“從上到下,分彆代表著用特製磁石細齒竹耙子犁石英砂的時間,果然和大人講的一樣,隻要把這些石英砂的鐵雜質給去除,就能大大提高玻璃的品質。這是我們目前燒製出來的最完美的玻璃了。”
說著金師傅小心地從木架上拿出一塊玻璃,遞給了楊憲。
楊憲伸手接過,舉到眼前看去。
隻見這塊玻璃上頭,已經隻剩下一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