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一路向南(2 / 2)

六匹雄壯的戰馬,撒開蹄子沿著枕木車軌,朝著京城方向一路狂奔。

玻璃製造真正在我國發生翻天覆地實質性的突破是在康熙年間。

明末清初進口的平板玻璃在我國出現,康熙年間,圓明園建築才開始使用玻璃窗,雍正年間,紫禁城內也開始使用,至乾隆年間,玻璃窗才在宮中普遍應用。

這些昂貴的舶來品,因為良好的的采光和圍護性,取代了傳統的糊窗紙,改變了傳統建築的立麵外觀。

這個時間節點,顯然還沒有這項技術,楊憲也一直沒有在這方麵做出突破。

由於沒有辦法安裝玻璃,楊憲隻能是在客車車廂原本窗戶的兩側都安裝了防護網。

這樣一來既透氣,又能讓乘客欣賞到列車外麵的風景。

同時還能保證乘客的安全。

不過要是遇到下雨天,就有些麻煩了,到時候靠窗的那兩排位置便隻能棄用。

楊憲心裡想著,玻璃製造這塊也是時候該開始動起來了。

這些日子實在是太忙了,很多事情無法兼顧到位。

真正讓他體會到,什麼叫做人力有時窮儘,在有係統幫助下都是如此,難以想象那些沒有係統、金手指幫助的各類穿越大神們是如何玩轉異界的。

“這軌道列車的速度真的很快啊。”

身旁朱標的話,將楊憲從思緒中拉回現實。

“這車不僅速度快,而且一點也不顛簸。”朱樉點了點頭,跟著開口道。

朱樉之前和那些工匠們聊過,知道能夠做到像現在這樣一點都不顛簸最大的功勞要歸功於列車那打磨地無比光滑的車輪。

徐妙雲和王月憫二女,則是看著窗外不斷飛逝的景色,眼裡放著光。

看著兩邊的景象飛速倒退,這種感覺對她們來說實在是太奇妙了。

這是她們以前坐馬車從未有過的體驗。

“根據古籍記載,秦朝就曾有過這種軌道車?”觀遍古籍的徐妙雲忽然開口問道。

這問題,不等楊憲回答,二皇子朱樉就直接替他答了。

“楊神侯這個軌道列車的創意雖然確實來自秦朝,可無論是列車本身,還是軌道,他都做了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