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2 / 2)

這個傻子不知道大明去年才剛剛遭遇百年一見的旱災嗎。

這一番彩虹屁下去,能起到的隻有反作用。

朱元璋甚至有可能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諷刺他,彆好好的一場喜事,最後給搞成喪事了。劉伯溫不著痕跡將這張考卷壓在了最下麵,今天掉的腦袋已經足夠了。

三人閱卷速度很快,沒過多久,便是將三十六份考卷評閱完畢。

其實那些沒分辨出稻穀的區彆的卷子,根本沒有看的必要。

可畢竟殿試要分出一二三甲,因此三人還是就那些卷子的離譜程度做了區分。

僅剩不多的那幾張成功辨認出三筐稻穀不同的卷子,最後到了朱元璋手中,頭甲幾名要由他欽點的。

朱元璋這次殿試,除了考核這些學子,還有就是提前給這些未來的大明官員打預防針,做好心理建設。

同時通過三筐稻穀背後的三個人,告訴這些即將趕赴官場的學子們,為人做官的道理。

有道是話說千遍,不如一次實踐。

老朱可謂是用心良苦。

如此生動的一課,足以讓這三十六名貢士受用一生。

現在離春耕還有個把月,朱元璋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他決定讓這批學子上山下山,先去各基層衙門曆練,這也是之前有一次楊憲與朱標聊天與提起的做法。楊憲當時隻是飯後聊天隨便一說,朱標卻是記下了。

朱元璋最後欽點了狀元、榜眼、探花。

李進沒有任何意外,成了大明第一屆恩科的狀元。因為隻有他的答卷,不僅成功辨認出三種稻穀的區彆,並且就三種稻穀背後的含義做出了引申。雖然與實際情況有區彆,可總體思路沒變,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極為難得了。

朱元璋端坐在龍庭之上,俯視著下方眾人。

“咱希望你們回去後,能夠好好想想今天的這場特殊的科考,並且在今後為官之後,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要好好記著今天。”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退朝吧!”

朱元璋擺了擺手。

大殿下,無論是那三十六名學子,還是官員們都是鬆了一口氣。

眾人神色複雜地離開大殿。

這次特殊的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