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 / 2)

朱標直接忽略了後半句,在他看來,目前最為重要的就是能繁育。

如今大明朝剛剛建國不久,本就百廢待興。

雖然這幾年全國各地大力發展農業,可畢竟時間還短,朝廷存糧嚴重不足。

建國頭兩年。

因為民間多造酒,在朱元璋眼中這完全是浪費糧食的行為,因此直接頒布了禁酒令。

朱元璋禁酒的辦法很直接簡單粗暴,他是直接下令全國禁種糯米,從原料開始禁止,使得農民隻能多種其他穀物,間接地充實了糧倉。

可即便朱元璋為了儘可能節約糧食,將事情已經做到如此極致的地步了。

全國上下仍舊缺糧。

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之前看到揚州大豐收會如此激動,此刻朱標在聽到土豆的畝產會如此激動的原因。

如果真能如楊憲所說這土豆畝產能達到數千斤,那麼日後大明將再無饑民。

“楊卿,這土豆種如今還有多少?”朱標開口道。

“殿下是準備在其他地方也種上這土豆?”楊憲開口問道。

朱標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以目前各地災情來看,到時候靠你揚州一府的土豆產量怕是還不夠,如果把整個應天附近幾個府都算上,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既然如此,那麼勞煩殿下到時候將各地空閒田畝具體數量報給我,我直接讓人下麵人帶著相適應的土豆種去京城,到時候具體種植方法,也需要培訓。”楊憲開口道。

“好,事不宜遲,我馬上回京。”朱標這時候恨不得自己後背能插一對翅膀,直接飛回京城。

第二日。

京城。

奉天殿,早朝。

李善長正在彙報著各地的災情。

朱元璋越聽,神色越沉重。

尤其是北邊的三晉之地,更是遭遇五十年一見的大旱天災。

傳統農業社會抗風險能力低,尤其是在天災前,極其脆弱。

這個年代,百姓們每年的餘糧隻夠撐到來年豐收,就等著當年豐收的稻米,好活命!

天災一來,等於是斷了他們的活路。

“三晉之地,三月不見一滴雨水,河流乾涸,大地乾裂,百姓們種下的麥苗全都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