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皇上忽然提到自己,胡惟庸開口如實回道:“回稟陛下,家中就多燒一些炭火,出門在外,則是有陛下兩年前賞賜的一件貂裘大衣。”
“潘禦史,你呢?”
“微臣囊中羞澀,用不起貂裘大衣,隻能多穿幾件布衣。”潘隆雲抖了抖官服,一身正氣道。
朱元璋接著又是一連問了好幾個大臣。
條件好一些的靠著賞賜的貂裘大衣,條件差一些的則是說多穿幾件布衣,家裡多燒些炭火。
事實上,其中不少人在朱雀街的明記成衣鋪買了天價的純白羊絨衫,當然這話是不敢說的。
而且他們之中大部分確實也是給家裡夫人、兒女買的。
自己確實沒穿,倒也算不上欺君。
為了裝廉潔,一個個說的是要多淒慘有多淒慘,要多難熬有多難熬。
“既然這個冬天,眾愛卿都如此艱難,那麼朕還有一個問題要問你們。”朱元璋見氛圍烘托的差不多了,開口道。“如此寒冬,那這天下的百姓又該如何度過?!”
整個朝堂,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低著腦袋,沉默不語,彆說今年這種三十年一遇的凜冬了,就算是往年每年凍死的人數都有數千人。
隻有穿越的楊憲知道,明朝的凜冬今年隻不過是開始。
整個明朝時期,都處於“小冰河時期”。
從洪武年間一直到崇禎十八年,明朝一共發生了1101次自然災害。
在這段時間之內,平均氣溫要比正常時間的氣溫低了好幾度,同時天氣呈現出較為極端的現象。
明朝景泰四年冬季開始,山東、河南等地便下起了鵝毛大雪。
同平常的大雪不同,這段時間的降雪頻率尤其頻繁,而且降雪量非常的大,持續降雪時間較長。
據記載雪深數尺有餘,就連往年不會結冰的淮東之海,都結冰四十餘裡,堪稱奇聞。
在這種極端的天氣中,被凍死的百姓數以萬計,驟降的氣溫以及極端的寒冷讓無數人感到恐怖,百姓苦不堪言。
在明朝,受生產力水平的限製,棉質衣物的生產量無法滿足人民需求,這也使得很多百姓在尚未添置新衣時,便已經被凍死。
“戶部尚書呂昶,在嗎?”朱元璋開口道。
“老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