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梨也知那畝產一千五百斤確實離譜。
五百斤還能接受,一千五百可是翻了十倍!
若非出自聚寶盆,她定然不會信。
“若萬一是真的呢?”蘇梨問。
若是真的,這對農戶來說便是巨寶。
換作她雖不會信,也難以抗拒會想嘗試。
“是真是假,一試便知。”秦見深聲線有蘇醒的沙啞。
他如此輕易決定嘗試,仿佛沒經過任何思考,蘇梨準備了滿肚子勸說的話憋在心裡頭。
“夫君決定的真容易,那可是莊稼。”蘇梨忍不住吐槽。
有的農戶甚至把莊稼看的比命還重。
能經過試驗得出結論的東西,秦見深從不在到底做還是不做上糾結。
就跟木炭一樣。
首先知道,木炭這種東西是一定存在的,而且是燒出來的。
那它就一定會被燒出來,隻是需要經過千方百計複雜的驗證。
相比下肥田法子不過幾個月可知結果,已經及其簡單。
“這張紙彆人拿給我,我或許不會信。”
秦見深拇指捏著那張輕飄飄的紙,慢慢講述:“畝產一千五百斤,足以震驚當世,若真有此事,地方官員早該上報,得了批準隨後往各地推廣。”
關係到民生,不是小事。
不會隻單單記錄在書籍中,掩埋至此。
他想嘗試,是因為小姑娘總帶給他令人意外的驚喜。
蘇梨聽懂他的話外之意,小小雀躍一番。
“如果是真的,很快各地家家戶戶都用上,就不會總鬨饑荒了。”
秦見深望著小姑娘一臉憧憬,沒表達讚許,也沒說話。
蘇梨覺出不對味兒,笑容隱去,蹙眉瞧他。
“難道我說的不對?”
“你說的不錯。”秦見深頷首。
“那夫君怎麼這番表情?”蘇梨嘟起唇,不樂意問。
“這種推廣是個很漫長的過程,就算咱們在田中用過確有此事,報給官員也會重新用作試驗,再往京城上報,快馬加鞭需走二月有餘,聖上批準開始往各地推廣,最遠的邊疆至少半年以後才能得知消息。”
他所算隻是最短的時間,還沒排除中間可能會發生的大小意外。
蘇梨聽的瞠目結舌。
“這麼慢。”
她以為會很快的。
這麼一算,大半時間都跑在路上了,至少近兩年,產量不會如自己所想那般升上去。
“路難走。”秦見深道。
全是凸凹不平的黃土路,偶爾翻山越嶺,有些城和城中間都是閉塞不來往的,消息傳遞及其不便。
“夫君為何對這些如此了解?難道是書上寫的?”
連蕪州至京城快馬走多久都知道,未免太詳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