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宮外頭的世界那麼大,我們何必拘泥於這一方小天地。”她們兩人在這個時代也算是知識女性,真沒必要在宮裡荒廢人生。
瀛國的建設能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如今皇宮所在的皇城已經是一片繁華的景象。寬闊的青石板馬路兩邊商鋪林立,經營的商品種類也日益增多。商販們走街串巷,車馬絡繹不絕。
車駕一路往城外而去,城外的道路四通八達,行道樹卻還隻有兩米高。緊靠城門的土地都種滿了糧食瓜果。
馬車拐過一個彎,行駛進一條平整的小路,路的儘頭有一排排平房和幾個手工作坊。
兒童在門口嬉鬨,兩個腿腳不太利索的婦人在井邊忙碌。幾個男人在作坊門口的墩子上坐著,手上拿著竹篾編著竹筐。這幾個男人都是缺胳膊少腿的殘疾人。
車停在門口,侍從打開車門,洛梧桐帶著趙尋嬰二人下車。
門口的人都過來見禮。
洛梧桐擺擺手,讓他們都忙去。
“這裡的小孩都是孤兒,女人是被家裡人拋棄了,男人是戰場上受傷回鄉卻無處安置的。”
“他們都是你救回來的?”趙尋嬰問。
“是,”
“為什麼?”趙尋嬰不理解,這些老弱病殘可都沒有什麼用。
洛梧桐也明白她的意思,“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好好養著教育好了,以後也是棟梁,不過是多花些時間罷了。”
“女子在這個世上活得艱難,我帶她們回來隻是給她們一個活命的機會,怎麼活還得看她們自己。女子是菟絲花看似柔弱實則生長迅速。願意在工坊工作的,我就給她們月銀。願意自立女戶的,分田分地。事實上,她們來到這裡適應得很好,並沒有成為負累。”
“至於傷殘的士兵,哪怕他們沒有能力獨自生活,我也會養著。但是沒有人想當一個廢人。他們都極儘所能,創造價值。也沒有成為國家的負擔。”
大秦傳來消息,秦二世胡亥苛捐雜稅,百姓被壓榨得生存不下去,陸續有幾個地方有義軍造反。戰爭爆發以後,這樣的人會更多。
“那你能都管得過來?”
“自然是不能,能接收多少算多少。”洛梧桐不是做慈善,島上需要更多的人。而這些人無依無靠,將來對瀛國更有歸屬感。
“需要我們做什麼?”趙尋嬰並不認為洛梧桐隻是單純的帶她們出來散心。所以說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
“看你們想做什麼。你們都是世家大族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才能比男人也不遑多讓的,我不想看到你們的才華被埋沒。”一切還是以她們的意願為主,洛梧桐並不勉強。
“我再想想。”趙尋嬰一時也沒有決斷。
倒是上官姣姣雙眼熠熠生輝,期待的看著洛梧桐。
洛梧桐失笑,“上官,你有什麼想法?”
“孩子雖小,但是已經可以啟蒙。不如在收容孤兒的地方設立學堂?可以教識字也可以教些生活的技能。”
“很好。這事就交給你來辦。”大好年華豈能荒廢。
洛梧桐很滿意,綻放生命力才能創造美好生活。上官姣姣隻是開始,潛移默化提高封建社會的女性地位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