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司征臣權衡著利弊,細化了一下集團下階段要做的事情。
今年10月,開往人魚島的客輪又要出發了,那時候大概能確定第一批要上船的人吧。
就是不知道在那之後,又會有什麼‘意外’發生了。
大概還不會少。
是啊,我該想到的,這次音樂會肯定要出點事。
赤司征十郎木然地看著音樂會場的各個出口都被警方控製住,突然有一種‘終於來了’的感覺。
他和服部平次因為擔心會發生各種意外而始終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四十分鐘前,隨著最後一位身穿黑色燕尾服的客人落座,聽眾已經差不多來齊。
他已經靜音的手機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洋彼岸的郵件:
【我覺得在音樂會上可能會出事,小心點——工藤新一】
全場的燈光暗了一秒,隨後舞台上傳來今日的主角,藤本優子的歌聲。
音樂會就此開始。
他坐在椅子上半聽著與原作截然不同的改編。
一些細節上修改讓略微有些沉悶的前奏鋪墊鮮活起來,像是一位渴望革新的進取者在步步高攀。
再往後,就不僅僅是簡單的幾個小節改編,而是直接改了流傳甚廣的經典樂章。
而且,這位表演家還一直在高音區盤旋,看上去是她對自己的才華十分自信而炫技。雖然這麼做顯得十分自傲,不過,能將這樣一段靜謐的低語用高音演繹,倒是彆出心裁的一次嘗試。尤其是這一段……
等等!
這段旋律,是那天在公園的貝斯手演奏的那段旋律!
驚訝之餘,他看向坐在舞台後方的樂團,依靠著視線注釋,看清了這段時間內樂團裡的默契配合。
小提琴伴奏像是也沒料到會有這樣的小調臨時編入,但專業素養讓六田仁智這位首席僅僅反映了不到半秒就跟上了吟唱,自然地融入了進去。其他弦樂伴奏逐漸退出,留下小提琴首席和打擊樂跟著歌聲救場。
這麼看來,這裡的改動是藤本優子自己臨時的決定。
為什麼這麼做?她是本來就知道這段旋律,還是說這是她在街頭聽到的?
她這樣是任性的即興發揮,還是故意在傳遞什麼信息?
或者說,這段旋律中本身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