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珩聞言,笑容一收,突然目冷如電,緩緩念起“吾以己身祭蒼穹,斬封古元定洪荒。”說完他望著虛空深處,輕歎一口氣“自古英雄皆寂寞,是非留給後人評。”
白發老人靜靜地注視著他,發現這個少年突然之間跟變了個人似的,他並沒有多問,作為一個書魂,做好本分工作就好了,外麵的事,的確不應該管太多,他舔了舔厚厚的嘴唇,小聲問道“可帶酒來?”
王珩收好殘卷和棍子,淡淡說道“今兒沒有帶,下次吧。”
他現在思緒很亂,腦子裡裝了太多東西,需要沉下心來整理一下,於是一番思考後,他做出了一個決定,搬出了小院,在綠州的一座高山中找了一個洞府。
白天跟隨挖鼻老人學習劍道,晚上研讀太極玄易經裡麵的知識。
挖鼻老人信守承諾,把自創的“三劍”“無己、無功、無名”全部教給了他。
其學說出自【莊子】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至者相也,神者用也,聖者體也。
簡單來講就是“忘掉自己,不求功,不求名。”聽上去好偉大的樣子,這其實就是聖人之道。
大千世界,劍修多如牛毛細雨,但是真正大成者少之又少,不要以為持一把劍,學得幾個劍訣,會禦劍飛行就是劍修了。
俗話說得好,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咱們還是專業一點。
修真世界,劍修主要分三類,分彆為劍、氣、術。
劍修煉劍心,最高境界為劍心通明。
氣修煉劍靈,最高境界為劍靈通虛。
術修煉劍意,最高境界為劍意通玄。
除了劍道聖國“劍之國”是三者結合外,其他各地劍宗均有側重點,原因很簡單沒有資源,沒有實力,沒有勇氣。”
挖鼻老人的三劍,則是不走尋常路無己是劍心,為重劍,勇者之劍。
無功為劍靈,又稱化劍。
無名為術劍,以萬物為劍,一劍破萬法,隨心所欲。
他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老頭,也是劍尊的忠實信徒,夢想有一天,憑此三劍,踏入劍之國的大門。
修煉劍道的人需要極好的資質,相當於道家的“學霸”級人物,又因常年隱世不出,每日與冰冷的玄鐵打交道,這種人性情往往比較固執而冷僻,所以不好相處,這一點,王珩深有體會。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四個月過去。
山中洞府內,王珩整個人瘦了幾圈,活像一具白骨,但是精氣神十足,因為他現在修為已經到了練氣四級。
他閉目凝神,端坐如鐘。
他開辟蹊徑,將佛法融入其中,結合佛法領悟劍道。
佛法所述“劍乃三尺之禪”。
禪是一種修行,是與自己內心的對決,清除一切欲念和雜念,直至悟境,這與他之前學習的“靜心訣”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