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
葉知秋走後,陳帆準備去物理係找鄭知青,結果在化學係的教學樓裡穿過時,被一眾導師攔住了。
“陳帆教授?稀客!”
“陳教授,來我實驗室坐一下?”
陳帆拒之不恭,受之有愧。最後無奈,還是去了其他老師的辦公室。
“陳教授,這次請您來,其實是想和你交流一下金屬Taf-8切割曲線的問題,還有……”
“老劉,明明是我先來的。陳教授,您在鉍係材料方麵最權威了,我想請教下發生氧化反應時……”
陳帆:“……”
葉知秋院長可白嫖了個大的,不光要帶學生,連老師教授都要一起指導。
但有了陳帆,科研進度確實飛快。很多技術,在當世是難題,但放在幾十年後,則是人儘皆知的常識。
陳帆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卻在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方向思考。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如果隨便誰遇到點問題都跑過來請教陳帆,就會培養惰於思考的習慣。
科學研究想成功除了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有時候,還需要腦海中閃過的一抹靈感。
這光憑陳帆一個人是不夠的。
陳帆可不希望自己腦子裡的知識被揮霍虧空後,整個華國的科技發展,壓力都在他一個人的身上。
華國需要更多的科學家。
陳帆在辦公室的時候,恰好當年入學的時候,陳帆的“同班同學”也來了。
是……秦天羽。
這個人一直沒啥存在感,陳帆想了半天才才叫出名字。這人不光是同班同學,當初還在同一個宿舍來著。
陳帆差點忘記彆人,秦天羽卻對陳帆記憶猶新,見麵就興奮大喊:
“陳教授!”
這些年,他沒少裝B和彆人說,自己和研發可控核聚變的陳帆教授是同學,結果被高中同學一陣奚落。
沒辦法,“陳帆”這個名字太普通了,全國同名同姓就幾百個。秦天羽又拿不出合照,根本沒人相信。
陳帆微笑著揮了揮手。
剛才還和陳帆談笑風生的老師,看到秦天羽,瞬間換了一副麵孔:
“你看看你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