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平的第二天,陳帆就去見了“大領導”,和那位兩鬢微白,精神抖擻的老者聊了對華國未來的暢想:
“……人類如果掌握了有序地釋放核聚變的能量的辦法,就等於掌握了太陽的能量來源,就等於掌握了無窮無儘的礦石燃料……”
臨走時,老人拍了拍陳帆的肩膀:
“好!”
“華國科技的發展,就依靠你了。”
“先撥500億研究經費,如果在原材料方麵,或者需要其他部門配合的,隨時打電話跟我說。”
陳帆其實想說“用不了那麼多”,但也沒必要辜負老人的一番好意。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老人笑著站起來為陳帆送彆:
“加油,我代表華國所有人,等待你的好消息。”
陳帆立正,敬禮:
“請領導放心!”
“保證完成任務!”
…………
華國正集中力量,為陳帆的可控核聚變商用發電開路。
但外國卻吵成一團。
尤其是霸道慣了的米國佬:
我們在科技、金融等各個方麵都是世界第一,突然被人超過去了,有點不適應……
對之前已經轉發的點火實驗成功新聞,他們開始淡化宣傳,並且撤銷掉了之前發布的新聞。
接下來,各種批判的新聞和可控核聚變安全性焦慮的內容,在網絡上鋪天蓋地。
米國文盲率高達華國的是7倍,非常容易帶節奏,歧視達到最高峰,很多留學生的正常出行都受到了製約。
但這隻是在米,對遙遠的華國沒什麼效果,畢竟實驗的視頻直播,現在還在鹿合快訊上置頂呢。
可控核聚變技術協會總理事長艾倫是米國的。當初他們成立這個組織,可是貢獻了其中60%的非核心技術,就是為了彆國向他們看齊,以他們為核心。
艾倫是個大波浪卷、體重高達170斤的“重量級”人物。
她在協會內嚴正警告:
核聚變研究協會是一個整體,成員必須合作互助。這種把技術作為機密,不肯共享的行為,是自私自利的,是不利於世界科技發展的。
並揚言,如果華國不共享技術,就要進行反壟斷調查和科技封鎖。
這樣一來,一切材料、原件和技術專利,就沒辦法流入了。
這事搞的科學院謝文博院長頭大。
他們確實用協議裡其他組織提供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