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全完了。
馮世榮絕望的閉上眼睛,思考自己究竟從哪一步做錯了。
因為可控核聚變是SSS級涉密項目,點火實驗不能全程跟拍。
記者本想拍攝一些鏡頭,之後采訪馮世榮充數,但秘書告知,馮世榮因勞累過度而生病,也隻能作罷……
最終。
南方試驗基地的托卡馬克裝置成功運行145秒,略高於上次記錄。
雖然沒能“緊隨其後”,但也屬於是“重大突破”了。
新聞播出內容雖然比較正麵,卻引來了外國嘲諷:
“永遠是米國的跟屁蟲。”
“還大言不慚要突破200秒,現在距離3分鐘都差的遠了。”
“華國的科技還是落後不行呀。”
“新聞說那麼牛X來自嗨,笑死。”
…………
鹿合。
西北實驗基地。
陳帆沒有預約記者,但鹿合縣電視台的記者知悉當地也有點火實驗,就主動找上門去。
鹿合屬於十八線小縣城,沒有旅遊景區也沒有特色美食,在國人心目中沒什麼存在感。
在當地記者看來,好不容易來了個研究核聚變的專家,是好是壞,直播一下,多少都可以在當地、在網絡上掀起一些熱度,刺激當地的經濟。
女記者詢問:
“陳帆教授,您好!”
“我們是鹿合縣電台,聽說您也要在今天進行正式的可控核聚變點火實驗,請問方便我們進行直播拍攝嗎?”
陳帆想了想說:
“拍攝沒有問題,不過直播……”
女記者立刻改口說道:
“我們可以按您的要求,在固定視角拍攝,涉密的地址和技術備件我們可以避開的。”
陳帆發現她會錯了意,笑道:
“不是,拍攝在規定區域內,且不乾擾實驗工作人員就沒問題。”
“不過,直播……你確定你們縣電台的新聞直播時長足夠?”
女記者沒反應過來:
“沒事,我們會一直跟進拍攝!”
陳帆安排了個人對接,臨走還看了記者和攝影師一眼:
“辛苦了。”
女記者和攝影師對視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