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被駁回的項目(2 / 2)

“……”

陳帆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重生之後,因為年齡的原因他經常備受質疑,他會選擇用能力打消顧慮。

這個項目一旦談下來,後續在學術圈,相信再也不會有人因為年齡的問題而輕視他。

會議時間到,由科學院院長謝文博主持開場,隨後陳帆站到講台上。

陳帆從華國的可控核聚變研究現狀開始講起,再說核聚變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並點出了當前麵臨的技術難題。

參會人員聽的頻頻點頭。

陳帆捋順的資料事無巨細,很多在場人員從未關注過的細節,都被一語中的說了出來。。。

隨後,他話鋒一轉,彙報用PPT也轉為了科技感的克萊因藍色。

“成立新的項目團隊,在華國已有的核聚變項目基礎上進行改造我能夠拿出來的技術有如下三點……”

陳帆一一列舉。

“……”

彙報完畢,台下陷入小聲探討。

“於曉輝教授的高溫超導材料,沒想到居然也做成了?這人紮根東大,快20年時間杳無音信了……”

“我在那邊有熟人。據說,於教授的項目,因為陳帆的參與才做成的。”

“道聽途說吧?陳帆在這方麵一篇論文都搜不到?”

“因為超導材料影響會國力,技術過於超前不便展示,核心技術的論文根本沒在期刊發表。”

“怪不得我搜到的都是於教授學生的畢業論文……”

“化學領域相關,陳帆能搜到的東西就是海水電解製氫催化劑,在東山那邊已經投入生產了。”

“18歲,數學係教授,化學係兩項重大發明,現在跨界研究核物理……這是什麼妖孽?”

“……”

15分鐘探討時間結束,陳帆將在台上接受所有人的提問。

在場旁聽投票的科研員,大多數來自項目一線,他們首先問及的就是超導材料方麵。

幾乎所有人都期待著這些新技術可以應用到實務中。

但會議室第一排靠牆的位置,忽然來了不同的聲音。

這位女士和昨天見過的馮世榮教授站的很近:

“請問陳帆教授,等離子體湍流模型的數學理論基礎是N-S方程嗎?據我所知,完整的N-S方程目前還沒人證明……”

這點陳帆早有準備。

他的U盤裡儲存著《數學年鑒》編輯發來的,論文通過同行評審的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