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彆有用心(2 / 2)

陳帆先把碼好的論文丟到《數學年鑒》的審稿郵箱。

相信“戈伯特剽竊事件”被揭穿後,沒有人敢對陳帆的著作權下黑手了。

搞定之後,陳帆又把論文喂給了“深藍”。前世已經通過評審的內容,這輩子當然也沒有問題,可以放心使用。

作為人工智能,“深藍”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他可以利用已標注好的數據進行學習或在沒有標注的數據中尋找模式和結構,並通過與環境進行交互,根據獎勵信號獲得最優策略。

陳帆大約花費了兩個小時糾正了“深藍”的理解偏差,隨後要求他基於所學,生成建模。

過程可能有點粗糙,但明天的交流會本身也是分享個技術雛形。

就算數據模型真要戰略合作,後續也還要經曆邀約、洽談、簽合同、適配裝置、定製一係列的複雜的流程……

反正“深藍”初步完成的版本僅供展示,就像是拿到台前展示PPT一樣,目前與實物不符。

程建華知曉了陳帆的布置,晚上還特地找陳帆談了一次:

“讓你以數學家身份參會,也沒讓你給協會做貢獻啊?”

程建華也清楚,可控核聚變的技術3大核心難點:反應裝置、材料、等離子湍流……

陳帆解決了材料問題在藏拙,上會前夕又要掏出來一個?

陳帆笑道:

“我是希望協會成員給我做貢獻。”

“隻憑我們華國的實驗,數據收集太慢了。把各國的實驗數據納入深藍的數據庫,博采眾長,才能更快發展。”

程建華不放心,他從事保密工作多年,警惕性很高:

“隻怕有人彆有用心,竊取模型資料,下午安保部門那邊反應說,在京平抓到了兩名可疑人員,可能都是衝著交流會時的資料來的。”

陳帆回複:

“明天帶去的版本隻是‘深藍’初步生成的雛形。人工智能是科研輔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我們的工作。”

“對等離子體的建模,敲定合作意向後,真正實驗前,適配對方的裝置做專門優化,並且由我親自把關的。”

“如果真有人想盜取我的建模……”

陳帆話鋒一轉:

“那就給他們加點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