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交流會(2 / 2)

“我本來主張他們給你提前一下,但科學院的負責人表示,立項上會曆來安排在15號,這個月錯過了就得下個月,沒有提前的先例。”

這個規矩,陳帆貌似也聽說過。

陳帆看看日曆,距離項目上會,還剩下25天。

程建華接著說:

“我提前接你回來,是因為今年的ITER大會於後天在京平舉行。”

ITER全稱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

簽署合作協議的國,在核聚變的物理設計、工程設計、材料技術進展情況上共同學習,交流進步,互助互惠。

“屆時,全世界核物理領域大佬齊聚一堂,交流洽談。”

“雖然不知道你走到了什麼地步,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陳帆在心裡給程建華點了個讚。

就算有前世的經驗,陳帆也絕對沒自大到獨立搞定可控核聚變項目。

之前的鉍係超導研究,也是借了於曉輝教授的光才研發完成。

陳帆不喜歡個人英雄主義,他認為今天走的每向上邁出一步,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不過,陳帆……”

“國際之間,有合作也有競爭。對彆人技術的支援,一般都建立在兩者地位差距巨大的基礎上。畢竟誰也不願意交出技術後,就被人壓一頭。”

“你提交上去立項的東西,目前給人的感覺就是太新了……”

兩世為人,陳帆又不是傻瓜,他已經知道程建華要說什麼了。

瘸子恢複健康的第一件事,就是丟掉他的拐杖。

對這些加入協議的國來說,ITER就像是個“拐杖”:

櫻花島超導材料薄弱,從米國整來一些湊湊;華國起先沒有托卡馬克裝置,毛子國送來一個瞅瞅;泡菜國沒有數據建模,華國協助搭建一下……

總而言之,但凡簽署協議的,科研實驗的進度都差不多。

但是大家隻補短板,誰也不會把最尖端的技術拿出來。

畢竟……萬一分享給了其他國的資料,導致彆人拿著自己的技術做成了核聚變項目,就會立刻丟開ITER協會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