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緊張。”向小園答。
按向小園內向的性格,應該害怕才對,陳帆問:“考試有把握?萬一考不好怎麼辦?怕不怕?”
向小園:“不怕,沒有比回去賣紅薯更糟糕的結果了。”
陳帆沉得了一會,鼓勵道:“加油,你平時的功力發揮個八成,至少能進前十名了。”
兩人旁邊,外校的學生驚恐的看了一眼。物理競賽這麼難,居然有人說發揮八成實力就能進前十。
“不知道是不是吹牛B的,離譜!”
“肯定是啊。我高三了,參加過三回物理競賽,彆說名次了,獎項的邊都沒摸到過。”
“那女生哪個學校的?她隻是不愛抬頭,其實挺漂亮的,還很白淨。”
“二中吧,她和隊友還穿著校服。”
“啊咧……二中物理競賽差得很,從建校就沒獲得過名次,比他們的數競校隊差遠了。”
正聊著,忽然有個人發現了精華點:“女生旁邊的,不就是二中宣傳片裡的榮光哥,數競滿分陳帆嗎?”
這一說,周圍小聲議論的都慌了。
“???”
“下禮拜不是數競國賽嗎?”
“他不好好集訓,跑來這乾嘛?”
“國賽的選手來省賽太欺負人了!”
“……”
一名頭發稀疏帶眼睛的男生反駁:
“這是物理競賽,又不是數學競賽,你們怕他乾什麼?”
立刻就有人反駁:
“可數學是理工科的基礎,你幾分鐘算不完的題目,彆人盯一下就化簡出得數了,這裡差好遠的。”
“是的。根據邏輯學,陳帆數學很強,沒辦法推斷出他物理不會。”
“真是讓人頭大。”
“……”
采訪後,陳帆在學生中也算小有名氣。大家對陳帆參加武競各抒己見。
當然,除了悲觀消極派,也有人熱血沸騰。
比如,王澤騰。
王澤騰出身書香門第,父母是大學講師,爺爺奶奶在當地教育口工作。往祖上翻一翻,可能還有進士舉人之類。
作為家裡一根獨苗苗,他從小被家裡嚴格培養,在學習過程中,並對物理產生了濃厚興趣。
相比於同齡人沒有優秀教學資源的窘境,王澤騰的學習條件不知好多少倍。他初中就能跟著大學的夏令營一起聽課培訓,寒假的時候還可以到大學的圖書館學習寫作業,有不懂的就跑到物理學院找教授問。
王澤騰在實驗中學入學,今年也是讀高一。和彆人爭先恐後搶競賽名額不同,他一入學就被競賽班“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