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不假思索回答道:
“數學題啊。”
劉忠深吸一口氣,神色複雜的說:
“這是著名的考拉茲猜想,也是……我博士階段的研究課題。”
陳帆放下鼠標:“哎?”
劉忠一時間不知怎麼說才好。
當年,他博士入學時,和老師把考拉茲猜想當作未來三年的研究目標。
但可惜“一入科研深似海,從此頭發是路人”。三年之後又三年,劉忠屢次延畢,精力也付出了不少,卻沒做出什麼成果。
陳帆的出現和提供的思路,給他看到了希望,讓他萌生了繼續研究下去的想法。
劉忠翻了翻陳帆的草稿紙:
“你做到哪一步驟了?”
陳帆抓抓頭發,他感覺自己貌似被坑了。還以為是道普通的數學題,原來也是一個數學猜想。
陳帆前世橫跨的領域太多,分配給數學研究的時間有限,所以並非每個猜想他都了解。
生而有涯,學而無涯。
哪怕取得了前世那些傲人的成就,在知識麵前,陳帆也永遠保持敬畏。
“也是嘗試了一些方法……”
在知道這並不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後,陳帆的狀態也從求解轉到了交流。
“如果采用數列驗證法,以無限的數列來對付無限的自然數。首項偶數,公差是偶數,那麼數列上的所有自然數都是偶數;如果……。但照這樣的計算規則計算下去,會遇到許多新的問題……”
劉忠沉默的聽著。
這個證明思路,他當初耗費了接近一年的時間嘗試,最後卻無功而返。
但陳帆用了一上午,甚至不到一上午的的時間,直接否定了這條思路?
雖然沒有證明成功。但在研究的征途中,能夠排除一個“謬誤”,也是對真理的一種接近!
“如果忽略偶數不記錄,僅考慮奇數的話……”
“這種新的驗證方法也存在缺陷,運算不連續。雖然也可以用於驗證爬升或者下降,爬升的時候需要對2進行因式分解……”
劉忠聽得沉默了。
陳帆說的很多內容,是他準備在陳帆的論文發表後再開始嘗試的。
但僅僅是一早晨的功夫,陳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