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意識坍縮,一抹莫名的波動在幽冥世界中蕩漾擴張。
如夢似幻,生滅輪轉,混混沌沌之間,幽冥陰世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相互嵌和,相合交錯,猶如齒輪般轉動的世界群落。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大圓滿天地,永恒大天地,無數的天地維度重疊交錯,一種極為奇異的構造取代了幽冥陰世。
伏羲的意識分裂成十萬道,化作了十萬光輝投入了這無窮無儘,不斷增生的世界群落中。
大千一夢,天道輪回,伏羲的十萬道意識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在這無窮世界群落中的輪回。
一世為鷹隼,舉翼遊天,翩飛杳然。一世為山君,咆哮叢林,巡視百獸。
一世為精怪,晝伏夜出,采氣拜月。一世為修士,餐霞飲露,飛劍青冥。
一世為神魔,笑傲天地,爭霸洪荒。一世為魔君,屠戮天下,萬道臣服……
一世又一世,輪回不止,生死不斷,輪回之中,死生作刹那,刹那之間便是一世之波瀾,連綿無儘,無休無止。
伏羲將後土演化的幽冥陰世化作輪回,幾乎是短短十數息的時間,伏羲便已經幽冥陰世所演繹出來的諸多大道精義全部參悟完畢。
這種將對方感悟化作輪回,分裂自身元神以輪回生死之法參悟對方大道的辦法,是伏羲經曆大千夢幻之後開創出來的獨屬於自己的悟道之法:輪回遊。
大千夢幻是伏羲見識過最為奇妙的存在,萬萬世界群落化作一座輪回,眾生入輪回之中,唯有超越所有的輪回世界才能徹底超脫,淩駕輪回之上。
伏羲昔日在超脫大千夢幻之時,便已經明悟了大千夢幻實際上就是幽冥陰世日後的輪回。
當時幽冥陰世沒有演化圓滿,根植於幽冥陰世的輪回自然也沒有演化圓滿,伏羲能夠成大千夢幻中超脫,也歸功於大千夢幻還沒有演化圓滿,蛻變成輪回。
否則以當時伏羲的修為心境,絕對無法超脫輪回之外。
經曆了大千夢幻,伏羲便以大千輪回為模板,開創了輪回遊之法,這一道神通能夠讓伏羲以極快的速度參悟天地之間的大道精義。
這一次伏羲以輪回遊強行約束後土演化的幽冥世界化作輪回,隻是十幾息的時間便已經將後土演化出來的所有幽冥生死大道精義全部參悟完畢。
恢弘無邊的世界群落重新化作幽冥陰世,十萬意識回歸,伏羲看了一眼幽冥陰世,意識回歸了自己的體內。
雲海八角玉樓中,伏羲看向對麵仍舊在參悟生死天道的後土,雙眸看向了後土身後懷抱幽冥陰世的神聖法身,眼中精芒閃爍。
相比起幽冥陰世,這尊法身才是後土自身之道的核心,後土將這尊法身也展露出來,自然也不介意伏羲去參悟。
隻是這是一尊法身,本質上乃是後土化身,伏羲自然不可能用輪回遊這樣太過直接的方式去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