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原本圍在邊上準備賣稻子的幾家人也默默地退開了,準備去找其他糧鋪試試,他們的稻子都因為這場大雨受潮嚴重,雖然天晴後曬了幾天,但眼看這衙門就要派人來收稅了,他們沒錢根本交個人稅,隻能期盼著剛收上來的稻子能賣些錢。
秋蓮娘聽後鬆了口氣,掌櫃沒缺斤少兩,這個數字跟她在家裡稱量的一樣。
四文錢一條,總賺六十八文錢。
細糧換粗糧,是這個時代的農民慣常的做法。
薑未幫忙將這些糧食一起搬進車廂,秋蓮娘把剛賣來的四兩半銀子分成了兩份,留了三兩銀子交今年的人頭稅。
秋蓮娘到了裡麵,沒有急著買布料,而是走到櫃台前,從懷裡摸出一個小布包,解開放在櫃台上,“老板娘,你看這幾條手帕能收嗎,多少錢?”
掌櫃看了她一眼,大概是覺得她年紀小,隻淡淡地回了句:“十八文那是漲價後的價格,現在賣糧的人那麼多,價格當然又變回以前的,你要是覺得便宜,可以去彆家糧鋪看看,都是這個價格。”
前幾天鐵柱跟他爹披著蓑衣冒著大雨天天上山砍柴,她和趙老太太以及小兒子三人日以繼夜的烘曬稻子,幾乎沒怎麼合眼,總算把稻子裡麵的水分全部烘乾了。
糧鋪的掌櫃領著幾個店小二正在稱糧食,邊上圍了一圈人。
馬車在糧鋪麵前停下。
糧鋪裡的人不少,有一大半都是來賣糧食的。
掌櫃堅決不要。
薑未跳下馬車,幫著秋蓮娘一起把幾大麻袋糧食搬進鋪子。
她家攏共五口人,三個大人,兩個小孩,總共要繳納2800文的人頭稅。
老板娘閒閒地掃了一眼,道:“你這繡工倒是不錯,繡的花紋也好看,就是這布料太差了,有些還是用碎布合成的,你這帕子我這裡最多能給到四文錢一條。”
薑曉曉也墊起腳尖看那幾條帕子,不得不說,老板娘的話一針見血,秋蓮娘的繡工好得沒話說,那上麵繡的花瓣蝴蝶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