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一邊開戰,一邊通商,那就不要再戰了啊!”
齊憶煙在妙華鏡裡看過三千俗世的故事,對平定一個西戎還是有點把握的。
“西戎跟咱們開戰,是因為他們的國家地勢乾旱,糧食稀少,百姓們隻能靠放牧為生。
倘若我們跟他們通商,用糧食換牛羊,再派人去給他們傳授一些耐寒作物的種子呢?”
齊憶煙胸有成竹道:“曾經的大陸,是東夷、北秦、西戎和南疆四個大國勢均力敵,可如今東夷、南疆均被咱們大秦吞並,西戎至今還在負隅頑抗,也不過是因為他們害怕亡國而已。”
“咱們現在是戰勝國,大可以用戰勝國的姿態去跟他們談和。倘若西戎願意通商和談,那大家就坐下來聊聊。”
“那……倘若他們不願意呢?”M.biQuge.biZ
“那就打唄!”齊憶煙無所謂道:“聽說尉遲蘇冰前幾年閒得手軟,今年聽聞西戎來戰,孩子都不管了,揮著大刀上陣殺敵?西戎若是不怕她,不怕宋家軍,那就繼續打!打到他們亡國為止!”
太後琢磨了一下,倒也是這麼回事兒,便鬆了口氣道:“之前總覺得你年紀小,有些事母後還不放心。如今看來,是母後越殂代庖了。”
說著,太後便站起來:“從現在起,哀家便隻一心給你打理好後宮瑣事,前朝之事,哀家再不過問了。”
也不怪後宮的太後太妃們每天閒著沒事就聚在一起罵人,齊桓修給齊憶煙留了個爛攤子,國庫的錢讓他揮霍光了,私庫的錢又沒給孩子留下,說一句故意為難人,也不足為怪。
不過她們的確是誤會齊桓修了。齊桓修帶走銀錢,真不是故意為難人。
他是當家也不知道柴米貴,壓根就不知道國庫空虛一事。
加上齊桓修還立誌要遊曆四方,他覺得自己需要錢,需要很多錢,起碼在看到流離失所的百姓時,他需要錢去買米施粥。
所以齊桓修才把能帶走的錢全都帶走了。
畢竟在他腦子清明的時候,國庫是滿溢的,至於這三年裡發生的變故——齊桓修壓根就沒往心裡去!
所以歸根結底,齊桓修隻是自私了一點而已。
可就是他這點自私,讓剛剛登基的齊憶煙有些捉襟見肘。
登基三個月,彆說長樂宮,平日休息基本都是在禦書房的偏殿(這裡也讓太後動用自己的私庫給翻修過了,一切都換成新的。)
三個月裡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北秦境內的瘟疫已經消滅了。
西戎原本見南疆滅國,是要撤兵的,但看齊桓修撂挑子,把北秦交給一個小娃娃,又開始躍躍欲試,三天一小打,九天一大打。
齊憶煙坐在龍椅不由得發愁,跟大皇子——也就是如今的賢王發幾句牢騷:“也是怪我了,之前在我的那個什麼庇佑下,百姓們早就習慣了糧食多產,所以家裡也沒什麼存糧。如今國庫空虛,即便是我想找西戎通商,咱們暫時也拿不出那些好東西。”
賢王慢條斯理道:“這個倒也不難,咱們可以教他們做各種乳製品、還有羊毛製品,用這些東西去跟其他國家換糧食嘛!”
齊憶煙眼睛一亮:“你還會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