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夫人滿意地點了點頭,稱讚道,“的確是好樣貌,像惠氏。”
盛南錦沒想到她甚至連這些都記得清清楚楚,不禁大為佩服。
季老夫人得意地道,“你們彆看我上了年紀,但這些事都裝在我的心裡,一件也沒忘。我記得當初惠氏來給我拜壽的時候,穿了件桃紅色的衣服,又嬌嫩又漂亮,可惜盛時那小子不懂得珍惜,放著這麼好的媳婦不好好疼愛,婚後沒多久就娶回來幾房姨娘氣她,實在不像話,我不但狠狠罵了他一通,連帶著盛家的老夫人也不怎麼得意。她這個做母親的,就算疼愛兒子,也不能不講規矩。可惜了惠氏,小小年紀就沒了。”
這是盛家的私事,彭太太等人不好插嘴評價。
盛南錦也大覺尷尬,隻能低垂著頭不吭聲。
丹橘在一旁道,“老夫人,彭太太來了這麼久,還沒奉茶呢。”
季老夫人道,“哎喲,瞧瞧我,還說自己不糊塗呢,隻顧著自己說話了。快奉茶。”
彭太太便趁機關心道,“先前聽說您身子抱恙,一直想來瞧瞧,又怕打擾您休息。如今看您精神矍鑠,這提著心也終於能放下來了。”
季老夫人道,“我什麼事兒都沒有,就是染了風寒,是他們大驚小怪的,難道我還不清楚自己的身子嗎?”
丹橘領著丫鬟端了熱茶過來。
季老夫人向盛南錦問道,“聽說你舅舅治水有功,有望升遷?”
盛南錦輕輕點了點頭,“治水有功不假,但會不會升遷卻不好說。近些年江南水患嚴重,每每發災之時民不聊生,舅舅是真心想為百姓做些實事,若是能趁此機會將他的治水之法推廣出去造福百姓,這可比升官更讓他高興了。”
這番話說得極為漂亮。
不但低調承認了惠仲文因治水受到皇帝青睞,又講明他誌不在此,勵精圖治隻為解決水患,是真心想為百姓做事的好官。
彭太太暗暗稱讚,覺得從前自己是小瞧了這位盛家大小姐。
季老夫人高興地道,“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難為你舅舅還有這番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