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應了一聲。
盛南錦道,“路上辛苦了,回去歇著吧。”
三春道,“我是跑慣了的,並不覺得累。我這次回村上,聽從大小姐的提醒,特意去看了我父親,還買了東西給他。”
盛南錦高興地稱讚道,“做得好,咱們三春長大了,也懂事了。”
三春撓了撓頭,“都是大小姐教得好。”
等他出了門,盛南錦便和陳六兒媳婦商量道,“本以為找到包袱,或許能從府內賞的東西上找些線索,沒想到這條路走不通,隻能另想彆的辦法了。”
陳六兒媳婦忽然道,“大小姐,我想起一件事來。舅太太在家的時候,甘媽媽不是去了趟莊子嗎?還拿了不少東西回來,都是被田婆子一家克扣下來的,當時甘媽媽交給了我,讓我好生收著,我都存到了庫房,會不會在那裡頭……”
趙氏當時的確為自己出了頭。
盛南錦道,“你不說我差點兒忘了這件事,咱們去庫房看看。”
澄碧堂的庫房不大,隻占了半間房,盛南錦年輕,裡麵裝著的多是惠氏當年用過的東西,還有一些盛時和盛老夫人近年給的小玩意。
陳六兒媳婦很快便從箱子裡掏出了四個包袱,“大小姐您看看,就是這些。”
盛南錦拆開包袱,裡麵裝著的果然都是些上了年頭的布料。她隨意翻了翻,眼光忽然落在了一匹水青色的紗料上。
拿在手裡仔細端詳,她低聲問道,“確定這是從田婆子那裡搜回來的嗎?沒錯吧?”
陳六兒媳婦再三保證,“大小姐放心,先前乾姐姐帶著我把庫房裡的東西都一一查驗了一遍,讓我記清楚每樣東西放在了什麼地方。因不認字,也看不懂那冊子上寫的什麼,她說隻有這樣大小姐要什麼的時候,我才能一下找到,免得耽誤工夫。這是我記了又記的,絕不會有錯。”
盛南錦點了點頭。
陳六兒媳婦又問,“大小姐,是不是這匹紗料有問題?”
盛南錦道,“這料子有個好聽的名頭,叫一汪春水。你看著是青色的,那是因為紗料一層一層疊壓才出現了這個顏色,實際上它是綠色的。”她一邊說,一邊將布料展開平鋪在手中,果然呈現出春天碧水的淺綠色。
陳六兒媳婦道,“哎喲,可真好看。”
盛南錦淡淡地道,“這算什麼。陽光一晃,紗料就如同水波流動,那才叫好看呢。也正因如此,才得了一汪春水的名。早些年盛家憑借著這匹紗料,很是風光了一陣。不過要織這一匹紗很是費工夫,而且其中要用到的青絲,需要用極細極細的蠶絲染色才能織造而成。養這種蠶很麻煩,稍不小心蠶就死了,嬌貴得很。加上染色要用到的顏料隻有川蜀一帶的深山中才有,異常珍貴,所以紗料的價格也很昂貴。起初還有不少人認貨,尤其是西域一帶,更願意高價收購。隻是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會這門織紗手藝的老人離開了盛家,一汪春水也就徹底絕跡了。當初盛家隻剩了幾匹,父親拿它當寶貝一般,哪怕西域人以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