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柔聲道,“嫂嫂也彆一口一個‘大小姐’的叫著了,讓人聽了覺得生分。若是不嫌棄,就像哥哥們那樣,直接叫我阿錦就行。”
高氏雖然成親已有幾年,但和盛南錦卻素無來往,她又不是那八麵玲瓏左右逢源的人,雖然一心想要和盛南錦搞好關係,礙於情麵卻不好表現得過分積極,聽了盛南錦的話,她頓時鬆了口氣,“既然阿錦妹妹開了口,我自然是就坡下驢的。”
盛南錦十分高興,問起了她的娘家。
高氏和喬氏的娘家門第都不顯盛,卻是正兒八經過日子的人家。高氏是經媒人介紹嫁給的惠瀋,她樣貌平常,因此一直十分自卑,沒想到英俊的惠瀋卻一眼便看中了她,兩人成親後感情非常的好,高氏又會做人,就連嚴厲的惠仲文對她也十分的滿意。高氏進門這些年肚子一直沒有動靜,她十分心急,生怕被公婆丈夫嫌棄。趙氏很能理解她,安慰她道,“你和瀋兒都還年輕,急什麼?這孩子到誰家都是講緣分的,你隻耐心等著,到了該來的時候自然就來了。”
高氏感激公婆,對家裡的事很是上心。
至於喬氏則是惠濱同窗的妹妹,兩人在成親之前便見過幾麵。喬氏下得一手好棋,便是哥哥也不是對手。她哥哥常對惠濱吹噓,惠濱自然是不服氣的,後來因緣際遇與喬氏下了幾盤,果然被殺得片甲不留。他自此便對眼神清亮的喬氏上了心,等父母為他安排親事的時候,他便悄悄和趙氏說明了自己的心意。趙氏很是震驚,以為兒子與喬氏私相授受,麵上不敢發作,私底下卻派人去打聽喬氏。得知喬氏溫柔克製,喬家又是一副正經做派後,這才放下心來。
等喬氏順利嫁入惠家後,不但孝順公婆,對高氏這個大嫂也十分的恭敬,妯娌之間不論什麼事兒都是商量著來,走在外麵旁人隻當她們是姐妹倆。惠仲文對兩個兒子的親事都很滿意,與趙氏商量著等兒子們舉業有成後便都單獨分出去過,也免得一家子擠在一起,說個話都不方便。
盛南錦聽得十分有趣,對高氏道,“這麼說來,高伯父在達州當地也是很有聲望的人了?”
高氏的父親有家私塾,專門收那些窮人家讀不起書的孩子,不但不要束脩,偶爾還要搭上餐食,先前被人提到,無一不是說他傻的。等這些孩子漸漸長大有了前程,投桃報李,對高家常有支援,這才讓高家的日子不至於那麼難過。此時再被提起,高老爺就成了高風亮節、為人師表的典範。
高氏笑著道,“什麼聲望不聲望的?我爹這輩子隻會做兩件事,一件是讀書,一件是教書,其他的是什麼也指望不上的,他甚至連五穀都分不清。”
盛南錦道,“這才叫擇一行而精。那你哥哥也都娶親了嗎?”
高氏上頭還有兩個哥哥。
高氏點了點頭,“我長兄剛好比我大十二歲,長子都已經啟蒙了,而且書讀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