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她把話說完,盛南錦便出聲道,“沒關係,我用著順手就行了。以後這些人的月例也從我這邊走,就不用府裡費心了。”
完全是吩咐的口吻,並沒有商量的餘地。
惠家雖然不是大富之家,但惠氏是獨女,所以她出嫁時,惠家還是舉全家之力,為她置辦了風光的嫁妝和陪嫁。等惠氏去世之後,這些便都留給了盛南錦,由甘媽媽的兒子負責管理。先前盛老夫人還有些不放心,臨時抽檢了幾次賬目,發現甘媽媽的兒子辦事不僅牢靠,而且非常細心,進出賬目每一筆都記得清清楚楚,問起他來,更是答得滴水不漏,便是三年前買了多少過冬的炭也答得明明白白,盛老夫人很是滿意,不但重賞了甘媽媽一家,還讓盛時幫著照顧惠氏的陪嫁。
可惜盛時完全沒走心,嘴上答應得很好,轉頭便給忘在了腦後。
這些年盛家的買賣一落千丈,但惠氏陪嫁的兩間鋪子和一個田莊卻經營得穩穩當當,每年都有數目可觀的進賬。盛南錦用起錢來,除了盛老夫人留的,盛家每月給的,還有母親的陪嫁可以打點,手頭自然寬裕。
衛姨娘鬨了個大紅臉,“瞧大小姐說的,既然是身邊服侍的人,自然由府裡統一發放月例,哪能讓您出這個錢呢?”
盛南錦等的就是這句話,聞聲立刻道,“既然如此,就聽衛姨娘的安排吧。”
並沒有繼續堅持。
衛姨娘微愕。
甘媽媽便提醒陳六兒媳婦和兩個孩子向衛姨娘請安。
衛姨娘見狀隻能笑著點了點頭,提點道,“難得大小姐信任,以後更要好好做事,彆給大小姐丟臉,知道嗎?府內的規矩多,若是有什麼不懂的隻管來找我,可千萬彆一個人硬挺著,要是鬨出什麼笑話來,大小姐的臉上也不光彩。”
陳六兒媳婦怯弱地應了下來。
盛南錦來莊子上的時候帶的東西本就不多,又被田婆子一家搜刮走了不少,甘媽媽的兒媳婦和彩箋兩個人沒一會兒就收拾妥當。衛姨娘叫了幾個身強體壯的婆子抬來藤椅,甘媽媽小心翼翼地攙扶著盛南錦坐了上去,就這樣前呼後擁趾高氣揚地出了莊子的大門。
田婆子一家灰頭土臉地送到了門口,有心上前說幾句話,偏偏甘媽媽和衛姨娘等人將盛南錦圍了個水泄不通,外人根本就靠不上前。
回程要坐的馬車也被精心安排過,不但糊上新的窗紗,還鋪了厚厚的被子,以防路途上有個磕碰閃失不好交差。
盛南錦對此很是滿意。
甘媽媽道,
“大小姐身子不好,我跟您一輛車吧,路上也能照應一二。”
這幾天甘媽媽為了服侍盛南錦幾乎不曾合眼,這會兒已經非常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