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2 / 2)

大藥天香 清歌一片 3334 字 2024-06-10

旺財無奈,隻好轉向繡春,苦著臉求助。

繡春便對著蘇景明笑道:“二少爺,回去先把字寫完好不好?我跟你說,我爹從前教我寫字時,哪怕字再難寫,我也一定要先寫完才出去玩的。”

蘇景明垂下了頭。繡春看過去時,見他一雙長長的烏黑睫毛微微顫動,眼神裡流露出無限的委屈。一時心軟,差點就要改口了,生生忍住。

“真的嗎?”他終於抬頭看向她,怏怏地問道。

“真的!”她鄭重點頭。從他身上接回了自己的藥箱。

蘇景明終於一步三回頭地跟了旺財回去。等他身影消失在視線裡,繡春笑著搖了下頭,這才繼續上路。快入村口時,看見路邊的一處向陽坡上長了片馬齒莧,鮮嫩可愛,便放下藥箱過去采摘。邊上正路過幾個村婦,看見她背影,笑著招呼道:“繡春,采了作藥呢?要不要幫你?”

馬齒莧確實可入藥,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種子還有明目功效。但繡春現在可沒打算摘回去當草藥,而是炒菜吃。晚上她父親回家。到時候入沸水焯一下,打兩個雞蛋炒炒,就是一盤菜。他最愛吃了。正好趕上這時節肥厚多汁,口感最嫩,再過些天,就會變老了。

繡春和村婦閒聊片刻,也采了滿滿兩把野菜。回家後,先將今日用過的金針投入藥房側特設的一個鍋裡煮沸消毒,眼見日頭有些西斜了,去院裡收曬著的草藥,捏了下乾濕。

照這天氣,再曬個兩三天便好進行下一步炮製了。

繡春收拾好草藥後,估摸著父親也快回家了,便開始燒晚飯。自母親去後,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多年,她對這些家務事早練就得在行。飯在灶膛的裡鍋燜著,用外鍋炒了個小蔥茭白和蒜薹肉,又燒了條前幾天養在缸子裡的鯽魚,接著準備炒馬莧菜。去摸櫥櫃裡放著的雞蛋時,摸了個空,這才記起來前天已經吃光了。正埋怨自己粗心,忽然聽見外頭院裡有人喊,忙壓了灶裡的火出去,看見村裡的丁三艘手上提了個小竹籃站那兒,笑眯眯道:“繡春,籃子裡有幾隻我家母雞生的蛋,還有一包新炒的夏茶。夏茶糙,不值錢。隻前回我記得聽你提過,說能做紅茶養胃,我便挑了葉最肥的一包,你彆嫌棄。”說罷遞了過來。

繡春忙推辭,架不住丁三嫂的遞送。最後她把籃子往地上一放,“繡春,三嫂子不和你拉扯了,還趕著回去燒飯。”說罷轉身匆匆而去。

村裡人大病小病都找陳家父女醫治,見他們不收錢,便送東西表答謝。這樣的場麵時常發生。丁三嫂轉眼便跑了,繡春隻好朝她背影大聲道了謝,提籃子進去。炒好雞蛋馬齒莧裝盤,又拿出特意打來的一壺上好老酒,放在熱水中溫著。見晚飯準備好了,打水回自己房裡洗頭洗澡。洗完了,換回女子打扮。穿了身涼快的青布夏衫,在屋裡點了自製的熏蚊艾草香後,便搬了條竹椅坐到門口,一邊在晚風裡晾著還沒乾的長發,一邊等著父親回來。

她的父親陳仲修,現在雖然是個守窮的鄉間郎中,但出身其實卻有些來曆。哪怕是在遠離上京的雲水村這種小地方,說到京中的金藥堂陳家,也是有人知道的。金藥堂百年招牌,與京中另家季姓人所辦的百味堂一道,為太醫院供奉禦藥,陳家占大頭。每年秋的河北祈州藥市,四麵八方藥商雲集,東貨西易,卻一直有個規矩,陳家人未到,藥市不開盤。可見金藥堂在行業裡的地位。

陳家子嗣自上三代起便羸弱,一直單傳。到了這一輩的陳振時,除了長女,終於得了陳伯康陳仲修一對孿生兄弟。陳伯康是長子,擅經營之道。陳仲修則天資聰穎,精通藥理。兩兄弟關係也好。倘齊心掌著陳家的金藥堂,祖業必定更上一層樓。偏陳仲修後來卻在婚姻事上與自己的父親起了衝突。當時老爺子替他相中了一門親事,女方是珠寶世家,近族裡又有做官的,不僅門當戶對,而且這門聯姻對家族也大有裨益,但陳仲修卻執意要娶董芸娘為妻。

三十年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