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看似有的選,實際沒得選(2 / 2)

凜冬長夜 柿餠 2678 字 2個月前

“王爺誤會了,隻是,科爾沁部落乃是草原民族,若是離開了這片草原,恐怕無法適應農耕的生活。”

布和心裡清楚,要是能逼迫大清繼續增派援軍,隻要能把通遼地區和長春地區的漢軍堡壘消滅,再加強遼東方向的巡邏,自然可以避免漢軍繼續修築堡壘,所以他現在還沒打算與大清翻臉。

聽到這話,多鐸心裡清楚,布和這是讓大清做選擇。

其一,大清繼續增派援軍,消滅通遼地區和長春地區的漢軍堡壘,以此來遏製漢軍通過築城來蠶食科爾沁部落地盤的戰法。

其二,把科爾沁十旗遷到其他漠南蒙古部落的地盤之上,可這樣一來,其他漠南蒙古諸部必然不願意,畢竟草原上的資源有限,無法在同一個地區,容納兩個大型的草原部落。

因為1636年,漠南蒙古16個部落歸降大清,眼下,科爾沁部落一旦失去通遼地區和長春地區,漠南蒙古諸部剩餘的土地,肯定無法容納這16個部落,一旦同意科爾沁部落離開通遼地區和長春地區,漠南蒙古諸部必然會因草場問題出現糾紛,進而出現廝殺和戰爭。

這種事要是發生在大清統一整個中原之後,多鐸都不帶搭理的,可眼下,大清統一中原的步伐受阻,遼東方向又有一支漢軍崛起,因此,大清目前所擁有的全部力量都很寶貴,自然不能允許科爾沁部落去與其他漠南部落發生衝突。

當然,多鐸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帶著科爾沁部落,征討漠北蒙古。

因為,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在1640年與衛拉特四部會盟於塔爾巴哈台,締結《蒙古衛拉特法典》,聯合一致地對抗大清,使漠北蒙古與大清的關係惡化。

所以,大清帶著失去家園的科爾沁部落征討漠北蒙古,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隻是,這個選擇,對於科爾沁部落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畢竟漠北蒙古也並非什麼弱小的敵人,否則,漠北蒙古也不會在持續對抗大清的情況下,還能存活六七年的時間。

況且,征討漠北蒙古可不是小打小鬨,哪個來當進攻的主力。

眼下,大清還需要大量的兵力來防備遼東的漢軍,以及持續征討中原南部地區,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幫助科爾沁部落征討漠北蒙古。

因此,多鐸看似擁有三個選擇,可實際上,多鐸隻能選一個。

那就是派人向多爾袞求援,大清與科爾沁部落的聯軍必須要把通遼地區和長春地區的漢軍堡壘消滅,否則,要不了多久,科爾沁部落必然會反叛大清。

屆時,科爾沁部落的叛變,勢必會造成大清的內亂,因為,當今的聖母皇太後和當今聖上,全都流著科爾沁部落的血脈。

而大清朝堂上的大臣們,不管是漢人、蒙古人還是滿洲人,必然會有人不允許當今聖上的身上流著叛徒的血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