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就這樣僵持住了。
對於蒙古人來說,漢人雖然全都投降了,但此番他們卻沒能拿到任何一具昆侖奴的屍身,就算回去後,把責任全部推到投降的漢人身上,他們也無法減輕責罰。
奈何現在敵強我弱,連阿巴奴率領的重甲騎兵都折在了這些昆侖奴的手中,他們現在僅剩不到千人,還都是輕騎兵,外加六百餘叛變的漢軍騎兵,必然沒有任何獲勝的機會,甚至連襲擾都做不到。
眼看沒有辦法破局,在僵持了兩個時辰後,蒙古人隻能選擇撤退,繼續待下去,恐怕他們到最後,想走也走不掉了。
……………………………………………………
待到蒙古人撤軍後,劉三清依然沒有放鬆精神,而是在原地等待此前那些投降的漢人到來。
很快,三名剃了光頭的漢人騎馬來到大軍陣前,翻身下來,從軍陣中留出來的空隙走了進去。
短短的路程,卻讓這三人大為震驚。
雖說昨日的交戰,已經讓三人意識到,這支軍隊的強大,可當他們深入軍陣後,這次才發現,若是昨日他們也衝入陣中,彆說能不能救人,恐怕連他們自己都會被留下。
很快,三人就見到了劉三清和王齊這兩名漢人,至於程力,現在還在後方指揮剩餘的士兵,加緊修築堡寨。
“罪將趙宇,叩見將軍。”
“罪將王六,叩見將軍”
“罪將陳啟,叩見將軍”
三人見到劉三清後,立刻下跪道。
看著眼前這三個光頭,劉三清一陣無語。
好在楊三生麾下的軍中沒有虐待主動投降的戰俘這一說法,劉三清就算對這三人有些不滿,也不能拿這三人撒氣。
“你三人在投降韃子前,曾是大明哪裡的兵將?”
對於這三人的投降,總體上來說,劉三清心中還是有些滿意的,因為這三人麾下的輕騎兵,彌補了他麾下軍中的斥候無法探查太遠距離的尷尬境況。
一旦有了這些輕騎兵的加入,劉三清就能在下一次韃子大軍臨近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像昨日和今日這般,隻能緊急應戰,若非大量的昆侖奴出現,迷惑住了韃子大軍的主將,使其沒有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昨日慘敗的就是他劉三清了。
屆時,彆說在海參崴築城,恐怕想要在海參崴落腳都是癡心妄想。
因為重甲步兵的每一次穿戴盔甲都是一項繁瑣的工序,需要消耗不少的時間,若是沒有輕騎兵擴大偵查範圍,下一次韃子騎兵直接衝陣,恐怕韃子騎兵衝到劉三清的麵前,他麾下的士兵都還沒有把重甲穿戴好,更彆提還能組成軍陣對敵了。
“罪將三人曾是皮島守軍,總兵沈世魁戰死後,我等曾跟隨沈總兵之侄,沈誌祥逃離皮島,奈何後來沈誌祥發動兵變,被總兵陳洪範鎮壓,我等無路可去,隻得跟隨沈誌祥投降滿清。”
趙宇第一個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