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得一味絕倫的仙肴,讓張家華欣喜不已,然而如許康這般以仙膳著稱的年輕人,卻是前所未見的。更令他歡喜的是,能有機會為這位獨具匠心的青年寫下傳記。至於撰文之事,在他看來不過是小事一樁。
“罷了罷了,外邊稍作等候吧,仙膳即將備齊。”
“明白了,弟子先行一步。”
張家華之所以鐘愛這家名為“聚緣”的酒樓,原因之一便是這裡的食客們,他們與眾不同。每當踏入此地,他便能深深感受到這些食客身上散發出的獨特氣息,他們並非單純的品嘗佳肴,更像是久彆重逢的老友圍坐一起,共品人間百態。
身為九州聞名的美食宗師,張家華行走各地,常有修士上前攀談,更有諸多餐館希望他能賞光並讚譽幾句,甚至願意免費招待,隻為求其一句讚譽之辭。
一間餐館,哪怕先前籍籍無名,門可羅雀,一旦得到頂級美食宗師的認可,即便再偏僻小店,也會瞬息之間人氣飆升。
譬如昔日明州境內的一家山泉雞館,原本僅是傳承祖業的小鋪,為守護古法手藝,一直低調營生,鮮為人知。
但張家華在某次探訪中發現,該店每日黎明破曉便遣人駕雲至山澗汲取神泉,歸來後再開門營業。其所用雞肉皆為店內自養的土雞,除土雞之外,其餘食材均無法這般炮製。
灶台之上熬煮著一鍋米粥,借由煮粥升騰的氤氳靈氣,蒸化土雞至柔滑醇美。而雞肉滲出的油脂則浸潤於米粥之中,兩者相得益彰。
米粥的熱力又使雞肉愈發鮮嫩,同時,雞油又使得米粥變得馥鬱撲鼻。雞肉隻需配以兩根仙蔥及數片陳年靈薑足矣,如此烹調出的雞肉已無絲毫腥氣留存其中……
清靈的口感,毫無世俗煙火氣,竟能引出雞肉內蘊的天然醇香,這般妙味,實乃天地造化之功。張真華僅品嘗一次,便被這山泉修煉之雞深深吸引,縱然小店簡樸,卻無法遮掩其中美食之精髓。
這樣的餐館,用心煉製每一味食材,張真華便喜好為其撰文傳揚,因此使得這家位於明州的小店聲名鵲起。首先是頂級食客的推崇,加之店內確乎是以誠摯之心烹調美味,故人們都樂於一探此店的風味。
也因此,每日此店僅售煉化出的一百隻山泉靈雞,再多便力有未逮,甚至自家養殖的土靈雞也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即便如今已在商議擴大規模之事,仍是人潮洶湧,供不應求。
望著眾人仿佛多年同道中人一般談笑風生,張真華心中亦感愉悅。那山泉靈雞讓他看到了許康攤檔的些許痕跡,也正因如此,他才會突然想起此事。然而如今看來,與其說是許家攤檔像山泉雞,不如說是山泉雞身上略帶有一絲許家攤檔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