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如何定都,說服秦宓(2 / 2)

劉封嘴角一撇,露出不屑的神情:“南鄭?漢中?哼,不過是一片荒涼之地。”

劉禪坐在那裡,聽著劉封的高談闊論,心中雖不甚讚同,卻還是虛心接受,他想著,或許真的該出去走走,親眼看看這天下。

“阿鬥啊,得多出去走走,書上的東西,總不如親眼所見來得真切。”

劉封滔滔不絕,仿佛忘了自己也隻是個紙上談兵的將軍。

劉禪微微一笑,點頭道:“封叔教訓的是。”

劉封見劉禪如此虛心,也不好再說什麼,隻能乾笑兩聲,坐回了座位。

“還有哪位大臣有意見?”劉禪的目光掃過在座的大臣,笑問道。

法正輕輕一笑,站起身來,他眼神深邃,似乎早已深思熟慮:“我就說說人口問題吧。”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南鄭如今空無一人,若定都於此,總不能讓皇城變成一座空城吧?”

法正看向劉備,眼中閃過一絲敬仰:“大王仁義,必然不會強遷百姓,所以,南鄭並非定都之選。”

他話語間,有意無意地瞥了一眼劉禪,那眼神仿佛在說:“這才是真正的為國家著想。”

法正坐下後,劉禪心中暗自感歎,這法正果然是個智者,一番話便點破了他的疑惑。

這次會議,劉禪還沒來得及張嘴,諸葛亮就緊跟在他的後麵發表了意見。

“孝直啊,你說的確實有道理,不過問題可不止人口那麼簡單,後勤補給也是個大麻煩。”諸葛亮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搖著羽扇。

劉禪的目光轉向他,隻見諸葛亮繼續分析:“漢中這戰一打就是兩年,蜀中的壯丁和婦女們都不容易,一直給前線輸送糧草物資。現在漢中那兒是顆粒無收,全靠咱們後方支援。”

他頓了頓,眼神堅定:“若是把都城定在南鄭,那不是讓蜀中繼續往火坑裡填?時間一長,蜀中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這時候,劉備在主位上插話:“彆忘了,孟達還在進攻房陵,想要拿下東三郡。

蜀中已經承受不住這樣的重擔,所以我才打算早點撤回成都,減少前線的開銷。“

劉禪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他欠身回答:“父王英明。”

劉備微微一笑,又對劉禪說:“定都南鄭的事,阿鬥你還有其他意見嗎?今天這個教訓要記住,以後發言前得多考慮考慮。”

見劉備板著臉教育劉禪,群臣們忍俊不禁,臉上掛起了善意的笑。

十三歲的世子能關心國事,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讓人欣慰,自然不會對劉禪有過多的苛責。

“主公,小殿下年紀輕輕就有這份心,實屬難得,何必太過苛求呢?”

諸葛亮在一旁勸慰,眼角帶著淡淡的笑意,“小殿下對太祖的舊事如數家珍,可見他學習頗為用心。”

“哈哈,孔明說得是。”劉備滿意地點頭,撫摸著胡須,“有孔明你悉心教導,孤也就放心了。”

劉禪與諸葛亮結為師徒,這可是他小時候便一心向往的。

群臣們和劉備討論著成都與南鄭的利弊,卻沒人把劉禪的話當回事,一致認為成都才是最佳選擇。

然而,劉禪偏好南鄭並非無緣無故。他不想曆史的悲劇重演,而定都南鄭,正是為了避免類似關羽失荊州那樣的錯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