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溫博跟她成親還賣出去了三畝地,因為急著賣,那五畝上好的地居然才賣出了十兩銀子。
要是平時這五畝地怎麼也能賣出十五兩銀子,這銀子給了她彩禮。
又辦了婚酒,家裡的錢所剩無幾。
她嫁過來過得就是苦日子,好在溫博和她都是能乾的,現在又有兒有女幫襯著。
他們家裡的日子在整個村子裡也能排到中上,但她的女兒,絕對不可以走她的老路,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
“說的這麼容易,那有錢人家就是那麼好進的?”
溫老爺子語氣不善,徐氏明顯也是不服氣,溫良見兩人馬上要吵起來。
立刻出來打圓場,她一隻手放在徐氏的背上輕輕的拍著,一邊開口向溫老爺子道歉。
“爹,你彆生氣,都是我的錯,我的錯,都怪我什麼都不會。”
溫老爺子見自己小閨女伏低做小,心裡的火也消了幾分。
他沒在說話,拿出一把小彎刀開始弄著竹子,準備編鬥笠。
這是年輕的時候溫老爺子跟一個老鰥夫學的,甚至編鬥笠的模具都是從老鰥夫哪裡繼承來的。
但在這十裡八村的其實很多人都會編鬥笠,但都沒有溫老爺子的手藝好。
所以有時候村裡的人會從溫老爺子這裡買鬥笠,當然溫老爺子收的價錢也不高。
一個才八文錢,如果去集市上買一個,那就要十二文錢了。
在這個年代有一個手藝是餓不死人的甚至自己努努力還能過上很富足的生活。
但是這項手藝,溫老爺子隻教給了自己的大兒子溫來學,他三個兒子,大兒子最聰明,要不是當初家裡沒錢供他念書。說不定現在老大都是有功名在身的,所以他總覺得對大兒子有虧欠,這才把編鬥笠的手藝教給了他。
二兒子溫來啟是三個兒子中最奸,也是最懶的,整天隻知道插科打諢,編鬥笠是個細致活,他不適合。
三兒子溫來善是最老實,也是最肯乾活的,因著他的一點私心,所以他並沒有教他編鬥笠,畢竟家裡的地這麼多,若沒有人幫著種,那一大家子人豈不是要餓死,好在老三也從來沒有提過。
“爹,娘,小妹,吃飯了!”
這是老二媳婦陳氏做好飯,開始叫人吃飯了。
徐氏剛剛去廚房也隻是叫她兒媳婦做飯,徐氏現在完全就是老太太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
溫家現在人口不算少,算上他最小的孫子,一共有十六口人。
但玉書在縣城上學,老大一家都在縣城租了房陪他上學,老大一家兩個兒子,小兒子溫玉華也在縣城裡找了個飯店當學徒。
老大靠著編鬥笠的手藝也能掙著幾個錢,老大媳婦周氏也靠娘家在縣城找了個在早點鋪子幫工的活。
老大一家幾乎隻有逢年過節才回來。
當然溫家所在的村子裡縣城也不是特彆遠,隻有21裡路,要是走的快兩三個時辰就能到。
陳氏穿著一身粗布麻衣,她身材有些微胖,但看起來也很是利落。
“如妙去叫你三叔三嬸,如靈把這些菜端到桌上去。”
說完她抱起自己才兩歲的小兒子溫玉澤走出了廚房,溫玉澤手裡拿著半個雞蛋往自己嘴裡塞,生怕吃的慢了會被徐氏發現。
陳氏則是一臉慈愛的看著自己的兒子,瞬間她都覺得自己腰板硬了不少。
畢竟前些年她沒生兒子的時候沒少被徐氏磋磨,說她是個不下蛋的母雞。
說她隻會生不值錢的丫頭片子,好在她的肚子爭氣,居然老來得子。
她大女兒如妙都16歲了,現在也是到了該議親的時候了,等今年相看到合適的明年就能成親,到時候嫁妝讓家裡從公中出。
畢竟他們可沒分家,他們手裡也沒有錢,雖然老爺子年輕時沒少做糊塗事。
但也是個極其愛麵子的人,肯定是做不到用彩禮置辦嫁妝這種醃臢事,到時候她就把彩禮留下一點,剩下的讓如妙帶回婆家。
那錢肯定能給玉澤買好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