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正稍稍遲疑,並未回答薑尤,卻疑惑地問向伯琴“這是陛下本意?還是——”
“陛下親筆所寫,自然是他本意。”
“姬雲可曾在場?”
“何止他一個?”伯琴笑道“神農和有熊的文武大臣,幾乎悉數在場。”
“唉!就這樣吧,大哥。”薑尤長歎一聲,無可奈何道“事已至此,還能如何?”
說到這裡,薑尤盯著伯琴,鄭重其事道“老四,那就請你回稟陛下,我等在此休整三五日後,馬上撤回九黎。嗯,連泗水城也還給姬雲。”
伯琴的兩隻美目一眨不眨地盯著薑尤,直到薑尤說完,又凝神注視片刻,肅然輕問道“當真?”
“你這家夥。”薑尤噗嗤笑出聲來,半真半假地嗔怪道“我啥時候言而無信過?”
“這倒也是。”伯琴頓時釋然,輕輕吐出口氣,端起麵前的酒杯一飲而儘,重重放在俎案上,又拎起酒壺迅速斟滿,雙手捧起酒杯,衝著薑尤與敖正恭敬說道“二哥深明大義,天下幸甚,小弟借你家的酒,向兩位好兄長致敬。”
說到這裡,伯琴抑製不住滿心的歡喜,扭頭看向龍中堂,莞爾笑道“來來來,繼兒,你小子也跟著沾沾光,咱們爺四個,一起痛飲慶功酒吧。”
龍中堂早已被眼前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心中也早已山呼海嘯,波瀾起伏。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傳說中的黃帝戰蚩尤,原來不是一氣嗬成,中間居然還有和談解決的一出大戲。
難怪黃帝戰蚩尤九戰九勝曆經數年,難怪黃帝反敗為勝的戰爭要在遙遠的北方,原來這次西征,不過是未來苦戰的序幕而已。
可是,既然大家都同意共舉天子,為何後來又發生戰爭呢?
想來,無非兩種結果——舉大王為天子,黃帝不服;反之,舉黃帝為天子,大王也依舊不服。
不過,從最終結果來看,應該屬於後者——舉黃帝為天子後,大王依舊不服,所以引起公憤,農皇也就與黃帝聯手,最終打敗九黎。
看來,假如黃帝被推舉為天子,我應該想法勸說大王信守諾言才是。可我有那個能力嗎?或者,至少要得到父親的幫助才好。可到那時候,父親的態度如何呢?
想到這裡,龍中堂不由自主地看向敖正,卻正好看到伯琴招呼他喝酒,急忙捧起酒杯,誠心誠意地向伯琴致敬,隨著伯琴他們三個一飲而儘。
他們緩緩放下酒杯,早有親兵過來重新斟滿。
薑尤又舉起酒杯,衝著伯琴笑道“一場浩劫,消弭於無形,雖是陛下的慈愛之心,賢弟也功不可沒。來,我與大哥,代表九黎的全體將士與百姓,敬你一杯。”
“呀?二哥幾時對我這麼客氣了?”伯琴嘻笑著端起酒杯,看向敖正,不無調侃地問道“是吧大哥?”